
謂刻畫事物。 明 王世貞 《藝苑卮言》卷三:“《檀弓》《考工記》《孟子》《左氏》《戰國策》、 司馬遷 ,聖於文者乎,其叙事,則化工之肖物。” 清 趙翼 《瓯北詩話·查初白詩》:“ 初白 則隨事隨人,各如其量,肖物能工,用意必切。”
“肖物”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xiào wù(或xiāo wù,不同來源注音略有差異),其核心含義為刻畫事物,尤其在文學藝術領域形容對事物特征的精準描繪。以下是具體解析:
基本釋義
“肖”在此處取“刻畫、描摹”之意,“物”指客觀事物。組合後表示通過文字、藝術等手段逼真地表現事物特征。例如清代趙翼評價查初白的詩“肖物能工”,即贊揚其刻畫事物細緻入微。
延伸内涵
強調創作中形神兼備的能力,如明代王世貞在《藝苑卮言》中稱司馬遷叙事“化工之肖物”,比喻其文字如自然造物般真實生動。
部分來源(如)将“肖物”解釋為“事物極其相似”,這可能與成語“惟妙惟肖”混淆。實際上,“肖物”側重主動刻畫的過程,而非被動相似的狀态。需結合權威古籍用例(如、9)理解其本義。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王世貞《藝苑卮言》等文獻,獲取更詳盡的古典用例分析。
肖物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像樣”的、貼切逼真的東西。形容人或事物與原樣相似或符合實際情況。
肖物的拆分部首是⺼(月字旁),總共由10畫組成(肖-7畫,物-3畫)。
肖物是由“肖”和“物”兩個漢字組合而成。在繁體字中,肖物的寫法相同。
在古代,肖物并沒有太大變化,仍然使用現代的寫法。
1.這幅畫畫得十分肖物,栩栩如生。
2.他對曆史的描述非常肖物,讓人仿佛穿越到了那個時代。
肖像、肖像畫、肖像權、相貌、相像、相似
逼真、相像、相似、貼切
離譜、不像樣、不符實際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