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衆多。 王闿運 《常公神道碑》:“ 吳 越 膏腴,牢盆穰浩,監司之職,國朝尤重。”
“穣浩”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ráng hào,其基本含義為“衆多”,通常用來形容數量龐大或規模宏大。以下是詳細解析:
“穣浩”屬于偏書面化的詞彙,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古典文獻或權威辭書(如《漢語大詞典》)以補充細節。
《穣浩》是指"豐富而廣大"的意思。這個詞主要用于形容事物充滿豐富、廣博的特點。
《穣浩》是由左右結構組成的漢字。它的左邊部首是穴,右邊部首是田。穣的總筆畫數為11,其中穴部3畫,田部8畫。
《穣浩》是一個古代漢字,常見于古代文獻中。它的繁體寫法為穰浩。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穣的寫法稍有不同。它的寫法通常為"下加穴,上加禾"。這種寫法強調了禾谷之多,以及豐收的意象。
1. 這個地區的資源十分穣浩,有着豐富多樣的自然景觀。
2. 他的知識面很穣浩,可以涉獵各個領域。
1. 穣富:豐富富裕的意思。
2. 富穣:富饒、繁盛的意思。
3. 穣田:豐産的農田。
1. 豐富:指事物内涵或含量較為充足,不缺乏的狀态。
2. 廣大:指範圍、空間較寬廣,不受限制的狀态。
1. 窮困:指物質或精神上貧乏匮乏,缺乏資源的狀态。
2. 狹小:指範圍、空間較為狹窄,受到限制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