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松毬 ”。松樹的果穗,多為卵形,由木質鱗片組成,裡面有松子。 明 李诩 《戒庵老人漫筆·山林窮四和》:“山林窮四和香,以荔枝殼、甘蔗滓、乾柏葉、黃連和焚,又或加松毬、棗核、棃核,皆妙。” 馮至 《伍子胥·林澤》:“那少婦已經在茅檐下堆起一堆松球……青年把松球燃起,刹時間滿屋松香。”
“松球”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根據語境區分,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形态
松球是松科植物(如馬尾松、油松、雲南松)的成熟球果,呈卵圓形,由木質鱗片層層包裹,内部含松子。未成熟時青綠色,成熟後鱗片裂開,種子隨風傳播。
别名與分類
又稱松塔、松果,部分地區稱其為“松毬”。需注意,提到“松球”也指景天科多肉植物(别名球松),但此用法較少見,可能與松樹球果混淆。
性味與成分
松球性味苦、溫,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成分,種仁可入藥。
功效與主治
傳統中醫用于治療風痹、腸燥便秘、痔瘡等症。《本草綱目拾遺》記載其可“散風寒”,《别錄》提到能補虛羸。
提示:若需更專業的植物學或中藥學信息,可參考、6、10等來源。
《松球》是指松樹結成的球狀果實,也稱為松果。
《松球》的部首是木,總共有7個筆畫。
《松球》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在古代,人們用古文字形寫漢字,不同于現代漢字的簡化和繁體字的演變。松球這個稱呼一直沿用至今。
《松球》的繁體字形為「松球」。
在古代漢字中,松球的寫法為「松㠯」,㠯是一個常用的古字旁,表示球狀物。
1. 我在山林中發現了許多成熟的松球。
2. 孩子們撿起地上的松球,玩得開心洋溢。
松球的組詞包括:松果、松材線蟲(松林中常見的植物寄生蟲)。
松球的近義詞有:松果。
松球的反義詞沒有明确的對應詞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