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格的意思、關格的詳細解釋
關格的解釋
(1).中醫學病症名。“關”為大小便不通,“格”為飲食即吐,并稱“關格”。亦專指大小便不通的病症。《素問·脈要精微論》:“陰陽不相應,病名曰關格。”《醫宗金鑒·雜病心法要訣·小便閉遺尿死證》:“嘔噦尿閉為關格。” 宋 範成大 《問天醫賦》:“遊為痺頑,尼為否塞;疏為洞盪,節為關格。” 隋 巢元方 《諸病源候論·大便病諸候·關格大小便不通候》:“關格者,大小便不通也。”
(2).中醫學術語。《素問·六節藏象論》:“人迎與寸口俱盛四倍已上為關格。”
詞語分解
- 關的解釋 關 (關) ā 閉,合攏:關門。關閉。關張。關停并轉(僴 )。 拘禁:關押。關禁。 古代在險要地方或國界設立的守衛處所:關口。關隘。關卡(?)。關塞(刬 )。關津。嘉峪關。 征收進出口貨稅的機構:海關
- 格的解釋 格 é 劃分成的空欄和框子:格子紙。方格兒布。 法式,标準:格局。格律。格式。格言。合格。資格。 表現出來的品質:格調。風格。人格。國格。性格。 阻礙,隔閡:格格不入。 擊,打:格鬥。格殺。 推究:格
網絡擴展解釋
關格是中醫病證名,指因脾腎陰陽衰憊、氣化不利、濕濁毒邪壅塞三焦,導緻小便不通與嘔吐并見的危重病症。以下是綜合解釋:
1. 定義與核心特征
關格分為“關”與“格”:“關”指小便不通,“格”指嘔吐不止,兩者同時出現即為關格。該病多由水腫、淋證、癃閉等腎病發展而來,常見于慢性腎衰竭等疾病晚期。
2. 曆史淵源
- 最早見于《黃帝内經》,但當時多指脈象或病理狀态,如“人迎與寸口俱盛四倍以上為關格”。
- 張仲景在《傷寒論》中将其明确為病名,提出“關則不得小便,格則吐逆”的臨床特征。
3. 臨床表現
- 主症:小便不通(先發)與嘔吐(後發)并存。
- 伴隨症狀:水腫、呼吸急促、痰鳴、神志異常(如蒙蔽心神)、抽搐(内動肝風)等。
4. 病機病理
- 本虛标實:脾腎陰陽虛衰為本,濕濁、水氣、瘀血、痰濁壅阻三焦為标。
- 病位:以腎為主,累及脾、胃、心、肝、肺。
- 轉歸:正虛邪盛可緻内閉外脫、陰竭陽亡,危及生命。
5. 相關西醫疾病
主要對應慢性腎功能不全及尿毒症期。
總結
關格是中醫對嚴重腎功能障礙的概括性描述,強調髒腑功能衰竭與病理産物壅塞的惡性循環。現代臨床中需結合中西醫治療,早期幹預原發病可延緩病情進展。
網絡擴展解釋二
關格:一個寓意深遠的詞彙
關格這個詞以其寓意深遠而被廣泛使用。根據逐悟數據庫的查詢結果顯示,關格一共由兩個部分組成:關和格。下面将詳細介紹這些部分的含義、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以及相關的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1. 關的意義和筆畫:
- 含義:關指的是為了防止進入或離開而設置的門或障礙物。在更廣泛的意義上,關還可以指代與某人、某事緊密相關的重要問題或事項。
- 筆畫:關字由四個筆畫組成,其結構簡潔,容易書寫。
2. 格的意義和筆畫:
- 含義:格指的是一種規則、準則或标準,用于衡量、界定或處理事物。另外,格還可以指代棋盤上的方格。
- 筆畫:格字共有十個筆畫,其布局複雜但形态穩定。
3. 來源:
關格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我國古代文獻中,在《周禮》一書中有相關記載。隨着時間的推移,關格的意義逐漸拓展,使得其在現代漢語中成為一個常用詞彙。
4. 在繁體漢字中的寫法:
關格在繁體漢字中的寫法保持不變,仍為“關格”。
5.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關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其形狀更為象征性,筆劃更加曲折,且并沒有規定固定的結構。而格字在古代寫法中基本保持與現代一緻。
6. 例句:
- 他設計了一道複雜的關,來确保隻有掌握正确密碼的人才能進入。
- 這個公司的成功關鍵是他們能夠将自己的産品與客戶的需要緊密關聯起來。
7. 組詞:
關鍵、關系、關注、關切、格言、格調、格列、格縛等。這些詞彙都與關格具有一定的聯繫,一方面在含義上與關格有相似之處,另一方面可以與關格進行搭配使用。
8. 近義詞:
類似的詞彙有:關卡、門檻、門閘、規範、準則、标準等。這些詞彙在某種程度上與關格的含義相近,可以在特定語境中互相替換使用。
9. 反義詞:
與關格相對的詞彙包括:通透、開放、自由、隨意、無拘束等。這些詞彙代表一種相對于關格的狀态或态度,可以用來表達與關格相反或相對的含義。
通過了解關格這個詞的意義、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我們可以更加充分地理解和應用這個詞彙,同時也能體會到關格背後所蘊含的深刻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