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broadcast]∶利用無線電或電視信號對大衆傳播
每個小時準點廣播消息
(2) [widely spread]∶廣泛播揚,廣泛傳播
廣購革命書報,任人自由閱看,以廣播革命思想
(1).普遍施予。《三國志·吳志·孫策傳》“封為吳侯” 裴松之 注引《吳錄》:“陛下廣播高澤,不遺細節。”
(2).廣泛播揚。廣泛傳播。 漢 桓譚 《新論·琴道》:“八音廣播,琴德最優。” 元 無名氏 《野猿聽經》第一折:“治平國政,廣播儒風。” 鄒魯 《中國同盟會》:“廣購革命書報,任人自由閲看,以廣播革命思想。”
(3).廣播電台、電視台通過無線電波向廣大地區播送音響、圖像的節目。有線電通過導線播送音響節目也叫廣播。
“廣播”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廣播指通過無線電波、有線導線或電視信號等媒介,向大衆傳播信息或節目内容。其核心包含兩方面:
該詞最早可追溯至《三國志》中的“普遍施予”之意(如“陛下廣播”),後逐漸演變為現代技術術語。在成語中,“廣播”也比喻信息的廣泛擴散。
如需進一步了解廣播的技術原理或曆史發展,可參考權威媒體或通信專業資料。
廣播是指通過無線電或電視等媒介向大量人群傳播信息或節目的行為。它是一種迅速傳達信息的方式,可以覆蓋廣大地區的人群。
廣播這個詞由“廣”和“播”兩個字組成。其中,“廣”字的部首是“廣”,它表示“廣場、廣泛”的意思,是一個兩筆的漢字;“播”字的部首是“扌”,表示“手”的意思,是一個三筆的漢字。
廣播這個詞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當時的寫法是“廣播”。在繁體中文中,廣播的寫法仍然保留為“廣播”,不同于簡體中文。
古時候,廣播可以寫作“佈哺”,其中,“佈”表示“傳播、布置”的意思,“哺”表示“宣傳、廣布”的意思。這種漢字寫法在古代文獻中可以找到。
1. 他的講話通過廣播傳到了整個城市。
2. 我喜歡聽廣播節目,可以了解到最新的新聞。
廣播塔、廣播電台、廣播頻道、廣播室、廣播公司、廣播節目等。
無線電、收音機、電台。
獨白、私播。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