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傲絶俗的意思、簡傲絶俗的詳細解釋
簡傲絶俗的解釋
謂高傲而超越世俗。 清 王夫之 《薑齋詩話》卷三:“亡友 文小勇 有句雲:‘人誰從問字,風不可開門。’於 江西 宗派體中自居勝地,而其荒涼寒苦之狀,簡傲絶俗之緻,亦概可見矣。”
詞語分解
- 簡傲的解釋 亦作“ 簡慠 ”。高傲;傲慢。《三國志·蜀志·簡雍傳》:“性簡傲跌宕。”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摩揭陀國上》:“而婆羅門居然簡傲,垂帷以對,終不面談。”《新唐書·楊憑傳》:“性簡慠,接下脫略,人多
- 絶俗的解釋 .超出世俗;棄絕塵俗。.超過尋常。詳細解釋.超出世俗;棄絕塵俗。《莊子·盜跖》:“今夫此人以為與己同時而生,同鄉而處者,以為夫絶俗過世之士焉。” 成玄英 疏:“猶将己為超絶流俗,過越世人。”《後漢書·
專業解析
簡傲絶俗(jiǎn ào jué sú)是漢語中一個四字成語,形容人态度簡慢高傲,超脫世俗常規,帶有鮮明的性格特征。以下從字義、整體釋義及用例三方面解析:
-
單字釋義
- 簡:本義為“簡慢”,指待人疏離、不恭。《漢語大辭典》解釋“簡”有“輕忽、怠慢”之意。
- 傲:意為“高傲、傲慢”,《說文解字》注“傲”為“倨也”,強調居高臨下的态度。
- 絶:通“絕”,表示“斷絕、徹底脫離”,《古代漢語詞典》指其引申為“超越尋常”。
- 俗:指“世俗、流俗”,《現代漢語規範詞典》釋為“社會普遍的風氣或習慣”。
-
整體詞義
該成語強調性格孤高,不隨流俗。如《晉書·王獻之傳》描述其“性甚簡傲,以達識絶俗”,即指王獻之為人不拘禮節且清高自持,與世俗保持距離。
-
典型用例
古典文獻中多用于描寫文人隱士或特立獨行之人。例如宋代筆記《容齋隨筆》評述某名士“簡傲絶俗,常以琴書自娛”,凸顯其超然物外的品格。
網絡擴展解釋
“簡傲絶俗”是一個漢語成語,發音為jiǎn ào jué sú,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1.基本含義
形容人的言行态度簡單而高傲,不拘小節,超脫世俗的凡塵之事。這種氣質既包含樸素自然的一面,又帶有不隨波逐流、堅持自我的态度。
2.出處與結構分析
- 出處:最早見于清代王夫之《姜齋詩話》卷三,原文提到“簡傲絕俗之緻,亦概可見矣”。
- 字義分解:
- 簡:簡單、樸素;
- 傲:高傲、不屑;
- 絕:超越、超脫;
- 俗:世俗、庸俗。
四字組合後,強調一種超越世俗的高傲姿态。
3.使用場景與例句
- 適用對象:多用于形容藝術家、學者等具有獨立思想或獨特才華的人,他們堅持原則,不受外界幹擾。
- 例句:
- “他的畫風簡傲絕俗,仿佛與塵世喧嚣無關。”
- “她雖出身平凡,卻始終保持着簡傲絕俗的氣節。”
4.情感色彩與延伸
- 情感:中性偏褒義,既可能表達對清高品格的贊賞,也可能暗含對孤僻性格的微妙評價。
- 近義詞:超凡脫俗、孤高自許;反義詞:隨波逐流、庸俗不堪。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例句,可參考《姜齋詩話》或相關成語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白渠不入虎穴傳閱俶辰刺切殚精竭力蹈武鬥志返道方骖并路泛散廢帝扶蓋扶攜榦用高位格斬公宴龜組惠麗惑惑火險鍵墊較可浃宙擊博沮壞跼屈局滞克架科威特昆峰昆仍老患落頭鮮樂餌靈座闾社旅吟鳴泉密匝匝嫔妾仆歐親痛仇快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省掾身名俱敗疏慵叔援嫂溺伺晨絲條袒割同貫同俗頭首土豹退弱頑豎習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