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鶴的意思、吊鶴的詳細解釋
吊鶴的解釋
《世說新語·賢媛》“ 陶公 少時作魚梁吏” 劉孝标 注引《陶侃别傳》:“及 侃 丁母憂,在墓下,忽有二客來弔,不哭而退,儀服鮮異,知非常人。遣隨視之,但見雙鶴沖天而去。”後常以“弔鶴”為頌揚死者之典。 北周 庾信 《周車騎大将軍贈小司空宇文顯和墓志銘》:“室進巢鵀,門通弔鶴,功臣身隕,會圖麟閣。” 唐 李白 《自溧水道哭王炎》詩之三:“海内故人泣,天涯弔鶴來。” 唐 司空圖 《蒲帥燕國太夫人石氏墓志銘》:“眠牛勝地,兆永繼於公侯;弔鶴殊祥,事更傳於簡冊。”
詞語分解
- 吊的解釋 吊 à 祭奠死者或對遭到喪事的人家、團體給予慰問:吊喪。吊孝。吊唁。憑吊。 慰問遭遇不幸的人:形影相吊。 懸挂:上吊(自缢)。吊燈。 把毛皮綴在衣面上:吊皮襖。 提取,收回:吊銷執照。 中國舊時錢币單
- 鶴的解釋 鶴 (鶴) è 鳥類的一屬,全身白色或灰色,生活在水邊,吃魚、昆蟲或植物:鶴立。鶴發(?)。鶴壽。鶴駕。鶴長凫短。 筆畫數:; 部首:鳥;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吊鶴”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漢語詞彙,其含義與用法如下:
一、出處與典故
“吊鶴”典出《世說新語·賢媛》劉孝标注引的《陶侃别傳》。故事記載:東晉名臣陶侃在母親去世守墓期間,有兩位儀容非凡的客人前來吊唁,未行哭禮便離去。陶侃派人跟隨,發現二人化為雙鶴沖天而去。這一傳說被後世提煉為“吊鶴”,成為悼念逝者、頌揚品德的典故。
二、文學應用
該詞常見于古代詩文,多用于表達對逝者的追思或贊譽:
- 庾信《宇文顯和墓志銘》:以“門通吊鶴”暗喻逝者德行高潔,引來仙鶴哀悼。
- 李白《自溧水道哭王炎》:用“天涯吊鶴來”寄托對友人的深切懷念。
- 司空圖《石氏墓志銘》:通過“吊鶴殊祥”贊頌墓主生前的德行流傳後世。
三、核心含義
“吊鶴”特指通過超自然意象(如仙鶴化形)表達對逝者的哀悼與頌揚,隱含對逝者品德或功績的認可,常見于墓志銘、悼亡詩等莊重文體。
以上解析綜合了《世說新語》原始記載及曆代文學作品的引申用法,完整典故可參考古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吊鶴(diào hè)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于代表人的心情或意境。下面是吊鶴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用法例句、相關詞語等内容。
- 拆分部首和筆畫:吊(口字旁,筆畫為7)+ 鶴(鳥字旁,筆畫為11)。
- 來源:吊鶴這個詞最早出現在《世說新語·文學》一書中,用于形容人受到驚訝或感動而仰望天空,仿佛觀賞飛翔的仙鶴。
- 繁體:吊鶴(diào hè)。
- 古時候漢字寫法:吊鶴(diào hè)。
- 例句:他站在湖邊,吊鶴起舞的美景讓他心曠神怡。
- 組詞:吊喪、吊唁、吊胃口、吊銷、吊帶、吊扇等。
- 近義詞:仰望、仰視、仰望、仰首等。
- 反義詞:低頭、俯首、垂頭等。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