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安置,安頓。《新唐書·叛臣傳下·高骈》:“ 駢 恐 用之 屠其家,乃收置署中。”
(2).收藏。《水浒傳》第九四回:“ 宋江 又取前日教 蕭讓 照依 許貫忠 圖畫,另寫成一軸,付與 盧俊義 收置備用。”參見“ 收藏 ”。
“收置”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進行解釋:
基本含義
由“收”(聚集、收攏)和“置”(安排、擺放)組成,指将物品整理後妥善安置或收藏。部分文獻擴展為“安置、安頓”或“收藏”之意,如《新唐書》中“收置署中”即指安頓人員。
使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整理物品的場景,如收拾書桌、擺放家具等。也可用于抽象意義的“收藏”,如《水浒傳》中“收置備用”指保存重要物品。
例句參考
權威性補充
高權威來源明确其雙重含義,并強調實際應用中的靈活性,需結合語境判斷具體指向。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新唐書·叛臣傳》或《水浒傳》第九十四回原文。
《收置》是一個漢語詞語,表示将物體或事物放置在某個位置或狀态之中。
《收置》的部首是手字旁,共有5個筆畫。
《收置》來源于古代漢字,字形演變至今。
《收置》的繁體字為「收置」。
古時候的《收置》寫作「收置」。
1. 他将書本收置在書架上。
2. 請收置好你的行李。
收拾、設置、置放
安放、放置
取出、拿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