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置的意思、收置的詳細解釋
收置的解釋
(1).安置,安頓。《新唐書·叛臣傳下·高骈》:“ 駢 恐 用之 屠其家,乃收置署中。”
(2).收藏。《水浒傳》第九四回:“ 宋江 又取前日教 蕭讓 照依 許貫忠 圖畫,另寫成一軸,付與 盧俊義 收置備用。”參見“ 收藏 ”。
詞語分解
- 收的解釋 收 ō 接到,接受:收發。收信。收支。收訖。收益。 藏或放置妥當:這是重要東西,要收好了。 割斷成熟的農作物:收割。收成。麥收。 招回:收兵。收港。 聚,合攏:收容。收理。收集。 結束:收尾。收煞。收
- 置的解釋 置 ì 放,擺,擱:安置。布置。置放。置身。位置。置信。置評。置疑。置辯。推心置腹。置若罔聞。置之度外。 設立,設備:裝置。設置。 購買:添置。置辦。置備。置買。 放擱 筆畫數:; 部首:罒; 筆順
專業解析
“收置”的漢語詞典釋義
“收置”是一個漢語複合動詞,由“收”和“置”兩個語素構成。其核心含義側重于将物品收納、安放或收藏到特定的地方,強調動作的完成和物品的歸位狀态。具體釋義如下:
-
收納安放:
- 指将物品收集起來,并放置在合適的位置或容器中,使其整齊有序或得到保存。
- 例如:“将換季衣物收置入櫃。” / “貴重物品需妥善收置。”
-
收藏保管:
- 含有将物品(尤其是有價值或需要保護的物品)小心存放、保管起來的意思,以防丢失或損壞。
- 例如:“家傳古董需精心收置。” / “重要文件應統一收置于保險櫃。”
字源與構成解析:
- 收 (shōu):本義為拘捕,引申為聚集、接納、獲得、結束、約束等義。在“收置”中,主要取其“聚集、接納、約束(使歸于一處)”的含義。
- 置 (zhì):本義為赦免、釋放,引申為安放、設立、購置、擱置等義。在“收置”中,主要取其“安放、擺放”的含義。
- 兩者結合,“收置”即指通過“收”的動作将物品聚集或約束,再通過“置”的動作将其安放到特定位置,完成從散亂到歸整的過程。
使用場景:
“收置”常用于描述對物品、器具、文件、衣物等的整理、歸類和保管行為,強調動作的條理性和目的性(如保存、防丢、整潔)。相較于單純的“放”或“收”,“收置”更突出有條理地安放、妥善保管的意味。
權威參考來源: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雖未直接收錄“收置”詞條,但對“收”和“置”的釋義清晰,其組合義符合漢語構詞規律。商務印書館出版,中國最具權威性的現代漢語工具書之一。
- 《漢語大詞典》:作為大型曆史性漢語語文辭典,其對“收”和“置”的古義及引申義有詳盡考釋,為理解複合詞“收置”提供了字源基礎。漢語大詞典出版社出版。
- 古籍用例佐證:雖然“收置”作為固定複合詞在古代文獻中不常見,但類似含義的表達可見于古籍。如《說文解字》對“收”、“置”的訓釋,以及曆代文獻中“收而藏之”、“置之于某處”等用法,均體現了“收置”的核心動作邏輯。
網絡擴展解釋
“收置”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進行解釋:
-
基本含義
由“收”(聚集、收攏)和“置”(安排、擺放)組成,指将物品整理後妥善安置或收藏。部分文獻擴展為“安置、安頓”或“收藏”之意,如《新唐書》中“收置署中”即指安頓人員。
-
使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整理物品的場景,如收拾書桌、擺放家具等。也可用于抽象意義的“收藏”,如《水浒傳》中“收置備用”指保存重要物品。
-
例句參考
- 知識需用禮貌裝飾,否則像未琢磨的鑽石,收置雖好,打磨後更珍貴。
- 詩碑廊收置曆代文人的碑刻(例句)。
-
權威性補充
高權威來源明确其雙重含義,并強調實際應用中的靈活性,需結合語境判斷具體指向。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新唐書·叛臣傳》或《水浒傳》第九十四回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愛不忍釋暗輪拔萃出羣白背冰碴跛躄不神晨光熹微傳衣缽傳盞吹燈春關牒村房道店刁橫定交都魁泛淘淘發怒風矩伏埋浮碼頭婦人之見膏脣拭舌高爾基櫃員黃華豢圉揮墨會友火牛見敝鲛淚澆世葵藿傾陽浪職遼俗鈴杵明亮南金男女老小膿疱遣還青餈清旻權儀色力山叢設佛聖恩紳士試選識知手癢漱盂太史公特兀酴酒箫心劍态消症渫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