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稽核查點。 元 關漢卿 《裴度還帶》第二折:“為因上司差國舅 傅彬 ,計點 河南府 錢糧,至此 洛陽 ,問我夫主要下馬錢一千貫。”《醒世恒言·赫大卿遺恨鴛鴦縧》:“一日, 陸氏 自走出來計點工程,一眼覷着個匠人,腰間繫一條鴛鴦縧兒。” 清 胡濤 《收租詩》:“家僮載米歸,計點六十斛。”
“計點”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釋:
稽核查點
指對物品、數量等進行詳細檢查和清點。例如《醒世恒言》中描述陸氏“計點工程”,即檢查工程進度;元雜劇《裴度還帶》提到“計點錢糧”,指核查錢糧數目。
計算點數
在軍事或管理中用于統計人員、物資數量。如《三國演義》第七七回記載關羽“計點馬步軍兵”,即清點剩餘兵力。
古代文獻
現代延伸
在工程或技術領域,可指設計中的關鍵參數(如“設計點軸功率”),但此用法需結合專業語境。
“計點”主要用于描述具體事物的檢查與統計,兼具實用性和曆史延續性。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文獻背景,可參考《裴度還帶》《醒世恒言》等原著。
《計點》是一個詞語,表示計算和點數的意思。
《計點》一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言”和“丶”,總共有7畫。
《計點》一詞最早出現在古代的計算和計數領域,用于表示計算數量的點數。
《計點》的繁體字為「計點」。
在古時候,「計點」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但基本上仍然保持了「言」和「丶」兩個部首的形狀。
1. 他會用手指頭做計點。 2. 在遊戲中,要準确計點才能赢得比賽。
計算、計量、計劃、計數、點數、計價
計數、計算、計量、計籌
不計、不點、不算、不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