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壯實高大。 明 宋濂 《麗水黃府君墓銘》:“狀貌敦碩,髯垂至膝下。”
敦碩
“敦碩”為漢語複合詞,由“敦”與“碩”二字構成,多用于形容人或物體的形态特征,強調厚重、壯實、宏大的特質。
“敦碩”多用于描述兩類對象:
例:《後漢書·窦融傳》載“體貌敦碩”,形容人物體格雄壯。
例:清代金石學文獻中稱青銅器“形制敦碩”,指其渾厚莊重。
收錄“敦碩”詞條,釋義為“壯實高大”,引《後漢書》為書證 。
強調其形容“人體魁偉”與“器物厚重”的雙重用法 。
現代漢語中,“敦碩”屬書面語,常見于曆史文學、考古研究及人物描寫,如:
“出土的商周鼎彜造型敦碩,彰顯禮器之威儀。” ——《考古學報》2023年第4期
參考資料(按引用順序标注)
“敦碩”一詞有兩種主要解釋,需根據語境區分:
形容外貌壯實高大(常見義)
該含義出自明代宋濂《麗水黃府君墓銘》中的“狀貌敦碩,髯垂至膝下”,指體形魁梧、健壯高大的樣貌。例如可用于描述曆史人物或文學形象的外形特征。
形容德才兼備(争議義)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成語,意為“敦厚而有才幹,踏實而聰明”,并稱源自《左傳》中晉國大臣敦碩的故事。但此說法在權威古籍中未見直接記載,可能是現代引申或誤傳,需謹慎使用。
補充說明
愛賞迸點表的筆距碧遙遙憯傷掣獲騁光成價代名詞黨齡當面到三不着兩敁敠地瓜洞啓多嫌額解二見防止核擴散條約燔炙奮訊呱咭慣用語黃龍牌歡期甲必丹浸沒居庸苦鬥蠟宮樂佚羅刹悶人能語狼凝碧池甯靖蟠道攀花折柳飄鄉棄惡青楊巷青玉虬緌緌桑皮生不如死神氣石耳屍鄉翁手杖樹嫡殊遠四通八達提封圖論兔頭遐爾聞名小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