菰粱的意思、菰粱的詳細解釋
菰粱的解釋
即菰米。《楚辭·大招》:“五穀六仞,設菰粱隻。” 王逸 注:“菰粱,蔣實,謂雕葫也。”
詞語分解
- 菰的解釋 菰 ū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淺水裡,嫩莖稱“茭白”、“蔣”,可做蔬菜。果實稱“菰米”,“雕胡米”,可煮食。 同“菇”。 筆畫數:; 部首:艹; 筆順編號:
- 粱的解釋 粱 á 粟的優良品種的總稱:一枕黃粱。 〔高粱〕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實紅褐色,可食,亦可釀酒、制澱粉。杆可用來編席、造紙等。亦稱“蜀黍”。 精美的主食:膏粱(泛指美味的飯菜,如“粱粱子弟”,舊時指達官貴
網絡擴展解釋
“菰粱”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釋義
菰粱(拼音:gū liáng)即菰米,是水生植物菰(茭白)的果實。菰米在古代文獻中常被稱為“雕胡米”,可食用,曾作為糧食作物。
2.文獻出處
- 出自《楚辭·大招》:“五穀六仞,設菰粱隻。” 王逸注:“菰粱,蔣實,謂雕葫也。”
- “蔣實”指菰的果實,“雕葫”即雕胡米,是菰米的别稱。
3.植物特征
菰為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生長于淺水,其嫩莖被真菌寄生後膨大為茭白(可作蔬菜),果實即為菰米。
4.其他說明
- 現代“菰”字有時作為“菇”的異體字,但此處與菌類無關。
- 菰米在古代是重要食物,後因産量低逐漸被水稻取代,現多作為特色食材或文化意象出現。
如需進一步了解菰米的食用或曆史背景,可參考《楚辭》相關注釋或古代農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賬號額度使用完畢,請更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