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潘郎鬓的意思、潘郎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潘郎鬓的解釋

謂中年鬓發初白。 宋 史達祖 《齊天樂·白發》詞:“秋風早入 潘郎 鬢,斑斑遽驚如許。”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潘郎鬓”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文學的典故性詞語,其核心含義指中年鬓發初白,常用來感歎時光流逝、青春不再或仕途坎坷。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本義與出處

“潘郎”指西晉著名文學家、美男子潘嶽(字安仁,世稱潘安)。該典故直接出自其代表作《秋興賦》:

“餘春秋三十有二,始見二毛。”(我三十二歲時,鬓發初次出現黑白二色。)

——潘嶽《秋興賦》(收錄于《昭明文選》卷十三)

此處“二毛”即黑白相間的頭發,後世遂以“潘鬓”代指中年早生的白發。因潘嶽風姿出衆,有“潘郎”之稱(見《世說新語·容止》),故“潘郎鬓”更具文學意象。


二、引申義與文化内涵

  1. 時光易逝的象征

    潘嶽在賦中借白發抒發生命虛度之感:“斑鬓髟以承弁兮,素發飒以垂領。”後人沿用此意,如:

    • 唐代詩人李賀《春晝》:"知君調得東家子,早晚和鳴入錦衾。莫遣潘郎上鬓侵。"
    • 元代白樸《慶東原》曲:"朱顔漸老,白發添多少?桃李春風渾過了,留得桑榆殘照……不學潘嶽賦閑居,也莫說班超投筆。"
  2. 人生失意的隱喻

    潘嶽雖才貌雙絕,但仕途坎坷,三十二歲即生白發暗含壯志難酬之悲。後世文人常以此自況,如:

    • 溫庭筠《和友人題壁》:"沖尚猶潘嶽,名虛比陸雲。"

三、用法與演變

“潘郎鬓”在詩詞中多作偏正結構名詞,常見于以下語境:


權威參考文獻

  1. 《昭明文選》(南朝梁·蕭統編)

    卷十三收錄潘嶽《秋興賦》,為典故原始出處。

    ▶ 來源: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ctext.org

  2. 《世說新語·容止》(南朝宋·劉義慶)

    載“潘嶽妙有姿容”,奠定“潘郎”形象。

    ▶ 來源:中華書局點校本

  3. 《漢語大詞典》“潘鬓”詞條

    釋義:“晉潘嶽《秋興賦》序:‘餘春秋三十有二,始見二毛。’後因以‘潘鬓’謂中年鬓發初白。”

    ▶ 來源:漢典(zdic.net

  4. 《全唐詩》《全宋詞》

    收錄李賀、溫庭筠、李煜等使用該典的詩詞作品。

    ▶ 來源:國學大師網(guoxuedashi.com

網絡擴展解釋

“潘郎鬓”是一個源自古代詩詞的典故,主要用來形容人到中年時鬓發初白的形象。以下是具體解釋:

  1. 字面含義
    該詞由三部分組成:

    • 潘郎:指晉代文學家潘嶽(即潘安),因其年少時姿容出衆,後世常以“潘郎”代指美男子或才子。
    • 鬓:指耳邊的頭發。
      合起來即“潘安鬓邊的白發”,喻指中年時期鬓發開始斑白的現象。
  2. 典故出處與用法
    這一表達最早見于宋代史達祖的詞作《齊天樂·白發》:“秋風早入潘郎鬓,斑斑遽驚如許。” 此處以“潘郎鬓”暗喻歲月流逝、年華老去,帶有文人感慨時光易逝的意境。

  3. 文化意象
    在詩詞中,“潘郎鬓”不僅是生理衰老的象征,更承載了文人對人生境遇的喟歎。例如,潘安本人因仕途坎坷,中年時鬓發早白,後人借此表達對命運無常或壯志未酬的感懷。

  4. 相關擴展
    “潘郎”作為典故,在文學中還衍生出“潘鬓”(如“潘鬓成霜”)等類似表達,均以潘安的形象強化中年愁緒的主題。

“潘郎鬓”通過曆史人物與文學意象的結合,生動刻畫了中年鬓發斑白的形象,并賦予其深沉的情感内涵。

别人正在浏覽...

晻映慠誕百二金瓯保民官八師城北徐公程期馳義穿窬之盜丹蛇迪功地球輻射帶籓籠風鬥服化構磚昊空衡才畫知講複狡賴加人階除經行經蓺九頭八尾懼怯遽委良翰靈鑰流幸魯禽盲者得鏡閩峤旁人骈首撇蘭平估平心易氣撲蝴蝶青躔清道夫起人奇玮趨令榮利侍祠遂賞湯匙貪荒騰骞通矩違指文蛇握風捕影無産者舞知相錯相勸謝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