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特加的意思、伏特加的詳細解釋
伏特加的解釋
俄羅斯的一種烈性酒。[俄водка]
詞語分解
- 伏的解釋 伏 ú 趴,臉向下,體前屈:伏卧。伏案讀書。 低下去:此起彼伏。 屈服,承認錯誤或受到懲罰:伏法。伏輸。伏辯(伏罪的供狀,亦作“伏辨”)。 使屈服:降伏。降龍伏虎。 隱藏:伏兵。埋伏。 農曆劃分夏季最
- 特加的解釋 .特别給與。《東觀漢記·安帝紀》:“數燕見省中,特加賞賜。”《後漢書·申屠蟠傳》:“ 進 必欲緻之,使 蟠 同郡 黃忠 書勸曰:‘前莫府初開,至如先生,特加殊禮,優而不名,申以手筆,設幾杖之坐。’”《
網絡擴展解釋
伏特加(Vodka)是一種蒸餾烈酒,其名稱源于斯拉夫語中的“voda”(意為“水”),俄語中稱為“водка”。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詞源與曆史背景
- 詞源:名稱源自俄語“вода”(水)的指小詞形式,最初可能指“少量的水”或“藥水”。曆史上,它曾被用作消毒或緩解頭痛的藥物(1533年記載),後于18世紀被正式定義為烈性酒精飲料。
- 起源争議:俄羅斯和波蘭均聲稱發明權。早期以蜂蜜酒為原料,後逐漸發展為谷物或馬鈴薯釀造。
2.原料與制作工藝
- 原料:傳統以谷物(大麥、小麥、黑麥、玉米)或馬鈴薯為主,少數使用甜菜。
- 工藝:
- 發酵後蒸餾至95%酒精濃度;
- 用蒸餾水稀釋至40-60度;
- 經活性炭過濾去除雜質,使酒體無色透明。
3.特點與口感
- 外觀:無色透明,酒質晶瑩澄澈。
- 口感:純淨清淡,無甜、苦、澀味,僅有烈酒刺激感。
- 酒精度:通常為40-60度,屬高濃度烈酒。
4.用途與文化地位
- 飲用方式:可直接冷藏純飲,或作為雞尾酒基酒(如莫斯科騾子、血腥瑪麗)。
- 文化象征:俄羅斯國民酒,代表其傳統飲食文化,亦在全球廣泛生産消費。
5.國際定義與變體
- 定義:國際标準中,伏特加為中性烈酒,無特定風味或香氣,原料和産地多樣化。
- 變體:部分品牌通過添加草本、水果等調味,衍生風味伏特加。
總結來看,伏特加的核心特點是高純度、中性口感和多樣化的飲用場景。若需更完整的曆史或品牌信息,可參考、5、8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伏特加(vú té jiā)是一種含有大約40%至50%酒精的蒸餾酒,通常來源于谷物或馬鈴薯。它在俄羅斯和其他東歐國家非常流行,并作為一種烈酒享用。現在讓我們來看一下這個詞的構成和來源。
拆分部首和筆畫:
- 伏:由“人”(亻)和“錄”(彳)組成。它的筆畫數為2。
- 特:由“牛”(⺧)和“寺”(土)組成(在繁體中,“寺”被寫作“廌”)。它的筆畫數為7。
- 加:由“力”(力)和“口”(口)組成。它的筆畫數為5。
來源:
伏特加一詞來自俄語 "водка"(vodka),在俄語中意思是“小水”。它最早出現在17世紀末,當時是指一種蒸餾酒。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個詞逐漸在國際上傳播并用于指代這種特定的烈酒。
繁體:
伏特加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伏特加」,部首和筆畫和簡體一樣。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中文并沒有直接對應于“伏特加”的字詞。然而,人們會用一些類似的詞彙來描述這種酒,比如“烈酒”、“火酒”等。
例句:
1. 今晚我們一起來喝一杯伏特加吧!
2. 我在俄羅斯旅行時品嘗了地道的伏特加。
3. 請問你有什麼伏特加的品牌推薦嗎?
組詞:
- 伏特加酒:指的就是伏特加這種蒸餾酒。
- 伏特加飲品:将伏特加與其他飲料混合而成的飲品。
- 伏特加杯:用來盛放伏特加的杯子。
近義詞:
- 烈酒:指的是酒精含量高的酒類,和伏特加一樣都屬于這個範疇。
反義詞:
- 淡酒:指的是酒精含量較低的酒類,與伏特加相對。
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需更多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