晾台的意思、晾台的詳細解釋
晾台的解釋
(1) [cut the ground from sb.'s feet;put away a prop] 誰也不管,使事情不能進行;拆台
沒等我說完,大夥都撥頭走了,讓我晾台了
(2) 也作“亮台”
詳細解釋
(1).曬台。 李古北 《農村奇事》:“ 李玉河 站在北大殿前的晾台上,對大家喊道:‘哎哎哎--等一等,老鄉們不要說話啦。’”
(2).謂使場面冷淡。猶拆台。《人民文學》1976年第4期:“什麼事有這個會重要? 小趙 第一次主持支委會你就晾台呀!”
詞語分解
- 晾的解釋 晾 à 把衣服等放在陽光下,或放在通風透氣的地方使幹:晾曬。晾幹。 筆畫數:; 部首:日; 筆順編號:
- 台的解釋 台 (①台⑤臺,⑥檯⑦颱) á 高平的建築物:亭台樓閣。 像台的東西,器物的座子:井台。窗台。燈台。 敬辭,用于稱呼對方或與對方有關的事物:台鑒。台甫。 量詞:一台戲。 台灣省的簡稱:台胞。台币。 桌
網絡擴展解釋
“晾台”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基本解釋
-
字面含義
指樓頂或建築物高處用于晾曬衣物的平台,通常為露天或半露天結構。例如:“松獅犬跑到晾台上曬太陽”()。該用法與“曬台”同義,常見于日常描述。
-
比喻含義
表示在集體活動中故意不配合或拆台,導緻事情無法順利進行。例如:“小趙第一次主持會議,你就晾台?”()。此義項也可寫作“亮台”,強調破壞合作或冷落他人。
二、擴展信息
三、總結
“晾台”既可指具體的生活場景(晾曬平台),也可用于抽象的人際關系描述(破壞合作)。需根據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如需進一步查詢,可參考滬江詞典()或查字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晾台是指用于晾曬衣物的平台或架子,也是指曝曬、晾曬的動作。晾台的拆分部首為立刂,總共有8畫。
晾台這個詞的來源比較簡單,晾指的是曝曬,而台指的是平台或架子,因此晾台就是指用于曝曬衣物的平台或架子。
晾台在繁體字中寫作「晾臺」。臺是台字的繁體字形,而晾的拆分部首則是非。因此,晾台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晾臺」。
古時候漢字寫法中,晾的字形發生了一些變化。最早的寫法為「彳井攵」,後來演變為現在的「氵⿰井口」。而台的寫法則一直保持不變。
以下是一些關于晾台的例句:
1. 我家的晾台太小,不夠放曬衣服。
2. 她在太陽底下曬衣服,晾台上挂滿了衣物。
3. 這個公寓自帶晾台,十分方便晾曬衣物。
以下是一些與晾台相關的組詞:
1. 晾衣架:用于晾曬衣物的架子。
2. 晾曬:曝曬衣物使其變幹。
3. 晾幹:使濕物體變幹或變曬幹。
4. 晾曬場:用于曬晾谷物或其他物品的場地。
與晾台近義詞有:曬台、晾衣架。
與晾台反義詞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