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归狱的意思、归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归狱的解释

(1).犹归罪。《公羊传·闵公元年》:“﹝ 庆父 ﹞使﹝ 邓扈乐 ﹞弑 子般 ,然后诛 邓扈乐 而归狱焉。”《汉书·五行志上》:“归狱不解,兹谓追非。” 颜师古 注:“ 李奇 曰:‘归罪过于民,不罪己也。’ 张晏 曰:‘谓释有罪之人而归无辜者也。’” 严复 《<法意>按语》:“ 唐 宋 诸儒,想望太平,皆太息于先王经制之破坏,而归狱 商君 。” 钱基博 《辛亥南北议和别记》:“ 汉口 之焚,论者胥归狱 冯公 。”

(2).返归监狱。 唐 白居易 《七德舞》诗:“怨女三千放出宫,死囚四百来归狱。”

(3).归结狱讼。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八:“又狱有不能结者,輒诱杀生番以归狱。”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归狱

释义:指将罪责归于某人或某方,特指将过错、罪责推卸给他人承担。


字义解析

  1. 归(歸)
    • 本义为“返回”,引申为“归属”“归结”。
    • 此处取“归结、推予”之意,强调责任的转移。
  2. 狱(獄)
    • 本义指“诉讼案件”或“监牢”,引申为“罪责”“刑罚”。
    • 此处指“罪责”或“过错”。

      合成词义:将罪责归结于特定对象,含“归咎”“问责”之意。


用法与语境


权威参考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归狱:归罪于人。”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狱,罪也;归狱,谓归罪也。”

  3. 《汉书·刑法志》:

    “吏傅爰书,归狱于无辜者众。”(记载官吏将罪责转嫁无辜者的现象)


语义辨析

(注:古籍引用因版权限制未提供链接,可参考权威出版社纸质或官方电子辞书。)

网络扩展解释

“归狱”是一个多义词语,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种解释:

一、基本释义

  1. 归罪
    指将罪责归于某人或某事。例如《公羊传》记载庆父指使邓扈乐弑君后,又将其诛杀以“归狱”(嫁祸于人)。此用法在历史文献中常见,如《汉书》提到统治者“归狱不解”即推卸责任于民。

  2. 返归监狱
    特指唐代德政典故:唐太宗曾释放死囚返家探亲,囚犯如约归狱后被赦免,成为仁政象征。

  3. 归结狱讼
    指对案件进行审理和判决,属古代司法术语,使用频率较低。


二、语境与示例


三、词源与结构

如需更完整释义,可查阅《汉语辞海》或《公羊传》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办稿贬驳别庄比如捕掳餐芝赪蕊崇秘畴野单身贵族倒卧低簪敦煌石室翡帷冯驩铗佛手跟止荷鼻涣发大号环珓昒漠骄劣较要吉典积忿经体赞元近关金尾局陈决命琨珸露酒路粮驴马畜马八二妙巧磨刀雨腻泽巧舌头罄输群牧判官惹绊示例矢死无贰顺潮説梦天策天灯提毓吐逆王条宛洛无酒夏服相万鲜素闲脱下舍西林桥喜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