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崎危的意思、崎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崎危的解釋

險峻貌。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三·懿徽二宗事相類》:“ 唐懿宗 於苑中取石造山,崎危詰屈,有若天成。”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崎危”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解釋如下:

  1. 拼音與基本釋義
    拼音為qí wēi,意為“險峻貌”,即形容地勢或物體高聳陡峭、險要而不平的樣子。

  2. 單字結構解析

    • 崎:指崎岖不平的地形(如“崎岖”);
    • 危:既有“高聳”之義(如“危樓”),也含“危險”之意,在此處側重形容高而險的形态。
  3. 文獻用例
    清代王士禛在《池北偶談》中曾用此詞描述人造假山的險峻形态:“崎危诘屈,有若天成。”,可見其多用于描繪自然或人工景物的陡峭奇崛。

  4. 使用場景
    該詞屬書面語,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常見于古典文學或描述特殊地貌的語境中。

提示: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或《池北偶談》等權威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崎危的意思

崎危(qí wēi)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其意思是指險峻的山崖或懸崖峭壁。

拆分部首和筆畫

崎(qí)的拆分部首為山,它由9畫組成;危(wēi)的拆分部首為 十,它由6畫組成。

來源及繁體

崎危這個詞的來源可追溯到古代的漢字,是一個純漢字的詞語,沒有任何外來語成分。相應的繁體字為崎危。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崎危這個詞的字形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但基本上保留了原始的意義和形狀。古時候的崎字可能會有一些變體,但整體結構保持類似于現代漢字,同樣是以山字旁為部首。

例句

1. 這片山區地勢險峻,到處都是崎危的地形,非常不好翻越。

2. 他膽大心細,勇敢地攀登着崎危的懸崖。

組詞

崎路、崎岖、危急、危險、危境

近義詞

險峻、險峭、險惡、懸崖

反義詞

平緩、安全、平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