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賜福。 唐 柳宗元 《禮部賀立皇太子表》:“此皆宗社垂祉,啟祐皇心,乾坤合謀,保安聖運。”
“垂祉”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基本含義為賜福,通常指神靈、祖先或宗社将福澤恩賜給後代或人間。以下是詳細解釋:
“垂祉”即上天的恩賜或祖先的庇佑,強調福澤自上而下的傳遞。例如唐代柳宗元在《禮部賀立皇太子表》中寫道:“此皆宗社垂祉,啟祐皇心”,指宗廟神靈賜福,護佑皇室。
“垂祉”是帶有敬語性質的古漢語詞彙,多用于正式場合或文學作品中,強調福澤的傳遞與神聖性。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唐代柳宗元及明代祭祀文獻的原文。
《垂祉》(chuí zhì)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謙虛、莊重地扶持和幫助别人。
《垂祉》的部首是“土”字旁,總共有13個筆畫。
《垂祉》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詩經》中的一篇名為《小雅·小宛》的詩歌。在這篇詩中,垂祉被用來形容一種樂于助人,心懷親善的美德。
《垂祉》的繁體字為「垂祉」。
在古時候,垂祉的寫法并不是現在的「垂祉」,而是「垂」和「庶」的合體寫法。庶字又稱「受」,兩者合并後表達了一種扶持他人、予人以愛和幫助的意義。
1.他總是以垂祉的态度,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2.她是一個熱心腸,善于垂祉的人。
3.在困難時刻,他的垂祉讓我感受到了溫暖和力量。
1.垂(chuí):向下傾斜。
2.庶(shù):衆多的、普遍的。
3.垂憐(chuí lián):憐惜、同情。
4.垂飾(chuí shì):挂飾品。
1.助人為樂
2.扶助
3.互助
4.助人為快樂
1.麻木不仁
2.自私自利
3.漠不關心
4.絕情無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