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塞的意思、窮塞的詳細解釋
窮塞的解釋
(1).窮困。《莊子·山木》“窮桎不行” 唐 成玄英 疏:“夫命終窮塞,道德不行。”
(2).窮屈不通。《晉書·刑法志》:“法欲必奉,故令主者守文;理有窮塞,故使大臣釋滞。”
荒遠的邊塞。 宋 歐陽修 《松門》詩:“可憐勝境當窮塞,飜使留人戀此邦。”
詞語分解
- 窮的解釋 窮 (窮) ó 缺乏財物:貧窮。窮苦。窮則思變。 處境惡劣:窮困。窮蹙。窮窘。窮當益堅(處境越窮困,意志應當越堅定)。窮而後工(舊時指文人處境窮困,詩就寫得好)。 達到極點:窮目。窮形盡相。窮兵黩武。
- 塞的解釋 塞 ā 堵,填滿空隙:堵塞漏洞。塞尺。塞規。 堵住器物口的東西:活塞。塞子。 塞 à 邊界上險要地方:要塞。關塞。塞外。邊塞。塞翁失馬。 塞 è 義同(一)①,用于若幹書面語詞:閉塞。阻塞。搪塞。
專業解析
"窮塞"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地處偏遠、險要的關塞或邊塞,常帶有荒涼、閉塞、交通不便的意味。以下是詳細解釋:
-
字義與構詞解析:
- 窮 (qióng):本義指洞穴的盡頭,引申為盡頭、終極、困窘、貧乏、偏僻不通達等意思。在此詞中,主要取其“偏僻、閉塞不通、盡頭”之意。
- 塞 (sài):指邊界上險要的地方,即關塞、邊塞、要塞。是軍事防禦或交通要沖的所在。
- 窮塞:兩字組合,強調這個“塞”所處的位置極其偏遠、荒涼,是邊塞中的邊塞,交通極為不便,環境艱苦。它不僅僅指一個關隘,更突出其地理位置上的孤立隔絕和生存條件的惡劣。
-
權威詞典釋義:
- 根據《漢語大詞典》的釋義,“窮塞”指“荒遠的邊塞”。這一定義精準地概括了該詞的核心含義,強調其地理位置上的遙遠和荒涼屬性。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 《辭源》(修訂本)在解釋相關詞彙時也印證了“窮塞”的這層含義,将其理解為地處僻遠、條件艱苦的關塞。來源:《辭源》(商務印書館)
-
語境與用法:
- “窮塞”常用于古代文獻、詩詞中,描繪戍邊将士的艱苦生活、表達對邊關的憂慮或抒發身處絕域的孤寂之情。
- 例如,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在《論台谏官言事未蒙聽允書》中提到“...當此之時,雖有忠臣善謀,亦無如之何矣。且今時士大夫,豈無深謀遠慮,能為國家計者乎?顧在窮塞,不得自達耳。” 這裡的“窮塞”即指身處偏遠閉塞之地,無法将意見上達朝廷。
- 它強調的是地理位置的極端性和環境的艱苦性,而非特指某個具體的關塞名稱。
-
現代使用:
- 在現代漢語中,“窮塞”一詞已非常罕用,屬于典型的書面語和古語詞。其含義基本保留古義,但多出現在研究古代文獻、曆史地理或文學作品的語境中。
“窮塞”意指荒僻遙遠、環境艱苦的邊關要塞,核心在于強調其地理位置的極端偏僻、閉塞和生存條件的惡劣。它承載着古代邊關的蒼涼意象和戍邊生活的艱辛。
網絡擴展解釋
“窮塞”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qióng sāi,其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 窮困
指生活貧困或命運困頓。該義項源自《莊子·山木》中唐代成玄英的注解:“夫命終窮塞,道德不行”,強調因窮困導緻德行無法施展。
- 窮屈不通
形容事物或道理阻塞不暢。如《晉書·刑法志》提到“理有窮塞,故使大臣釋滞”,說明當法理不通時需由大臣疏通。
- 荒遠的邊塞
指地理位置偏僻、荒涼的邊疆。宋代歐陽修在《松門》詩中寫道:“可憐勝境當窮塞,飜使留人戀此邦”,以“窮塞”反襯邊塞景色的獨特吸引力。
二、詞源與用法
- 構詞解析:由“窮”(缺乏、困境)與“塞”(阻塞、邊塞)組合而成,兼具抽象(困境)與具象(邊塞)的雙重含義。
- 語境應用:多用于古文或文學作品中,如描述地理環境(“窮塞”指邊塞)、人生境遇(“窮塞”喻困頓)或邏輯困境(“窮塞”表滞澀)。
三、相關擴展
- 近義詞:困頓、閉塞、邊陲。
- 反義詞:通達、富庶、繁華。
- 文化關聯:歐陽修的詩句通過“窮塞”與“勝境”對比,體現中國古代文人以逆境寄托情懷的寫作手法。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出處或例句,可參考《莊子》《晉書》及歐陽修詩作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哀慘熬湯白面虎半拉包準兒陂埭逼強駁擊餐葩飲露察探成年人出沒單貧丁零多錢善賈恩生發魚風賦伏安幹止桂枝客海沿子禾麻河潤黃湯貨産護攢匠畫解冕荊枝近海禁水苦楚枯槀潰亂亮富鹿門輪扁斫輪邈若河山年複一年泥菖蒲禽滅侵雜潤朗如之奈何三尺青蛇山會師儒世園會雙溪誰肯順聽鼠偷蒜瓣兒壇谕網購壝宮祥和險句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