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花酒。亦泛指美酒。 南朝 梁 沉約 《郊居賦》:“席布騂駒,堂流桂醑。” 唐 魏徵 《五郊樂章·雍和》:“苾苾蘭羞,芬芬桂醑。” 宋 蘇轼 《新釀桂酒》詩:“爛煑葵羹斟桂醑,風流可惜在蠻6*村。” 明 謝榛 《七夕留别汪伯陽李于鱗王元美得知字》詩:“桂醑還成醉,萍蹤不可期。”亦稱“ 桂花醑 ”。 唐 蘇鹗 《杜陽雜編》卷下:“上每賜禦饌湯物……其酒有凝露漿、桂花醑。”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桂醑漢語 快速查詢。
“桂醑”是一個具有文學色彩的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指桂花酒,也泛指芳香的美酒。該詞由“桂”(桂花)和“醑”(美酒)組合而成,其中:
二、文學意象 在詩詞中常被用作風雅意象,例如:
三、文化延伸 桂花酒在古代是節令飲品,如中秋賞月、重陽登高時飲用,因此“桂醑”也承載着傳統節俗文化内涵。此外,“桂”因諧音“貴”,使該詞暗含吉祥寓意。
四、現代應用 如今多用于文學創作、品牌命名(如酒類産品)等領域,保留古典韻味的同時傳遞高雅格調。
《桂醑》(guì xǔ)是一個成語,意為美酒。它通常用來形容醇香可口的酒,也可以用來比喻事物的品質非常優秀。
《桂醑》的拆分部首是木和酉,其中木表示與樹木有關的事物,酉表示與酒有關的事物。根據部首的組合順序,排在前面的是木。
《桂醑》的總筆畫數為12。其中,木的筆畫數為4,酉的筆畫數為7,加在一起等于11。詞語之間的連接筆畫也計算在總數内,所以是12。
《桂醑》一詞最早出現在《漢書·芮良夫傳》中,描述了一個美好的飲酒場景。這個成語在古代被廣泛使用,後來成為了一個常用的詞語。
在繁體字中,桂醑的寫法保持不變。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在有所不同。據文獻記載,《桂醑》在古代有多種寫法。在西漢時期的金文中,桂的字形更加簡化,而醑的字形則與現代類似。
1. 這瓶佳釀真是桂醑之品,品質絕佳。
2. 這份工作的待遇非常好,堪稱桂醑之職。
1. 桂花酒
2. 醑水
3. 美酒佳釀
4. 佳肴美馔
1. 珍釀
2. 陳年佳釀
3. 上乘美酒
4. 上等之品
劣酒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