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畏肅的意思、畏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畏肅的解釋

謂肅然起敬。《後漢書·蘇章傳》:“州境知 章 無私,望風畏肅。”《新唐書·張伯儀傳》:“後為 江陵 節度使。樸厚不知書,然推誠遇人,軍中畏肅,民亦便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畏肅”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wèi sù,其核心含義指因莊重肅穆的氛圍或威嚴形象而産生敬畏之情,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定義

2.語境解析

3.古典文獻例證

4.近義與關聯詞

總結來看,“畏肅”既可用于描述對莊重場合的敬畏态度,也可用于形容對威嚴人物的尊敬心理,是漢語中表達“敬畏交織”情感的典型詞彙。

網絡擴展解釋二

畏肅

《畏肅》是一個漢字詞語,一般用來形容人心生畏懼、恭敬謙虛的樣子。

拆分部首和筆畫:

來源:

《畏肅》的含義最早見于《詩經·丘明》中,後來也出現在其他古代文獻中。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畏肅被認為是一種德性,即對長輩或上級的尊敬、敬畏和恭順态度。

繁體字:

《畏肅》的繁體字為「畏肅」。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法中,畏的另一種常見寫法是「俨」,肅的另一種常見寫法是「肅」。

例句:

他面對領導時總是畏肅恭謹,從不敢有絲毫馬虎。


組詞:

畏怯、肅然、畏首畏尾

近義詞:

敬畏、敬肅、崇敬

反義詞:

不敬、放肆、傲慢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