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屍位。《漢書·外戚傳下·孝成許皇後》:“蒙過誤之寵,居非命所當託,洿穢不修,曠職屍官,數逆至法,踰越制度,當伏放流之誅,不足以塞責。”《後漢書·梁統梁冀等傳論》:“雖輿粟盈門,何救阻飢之戹;永言終制,未解屍官之尤。” 李賢 注:“屍官,猶屍祿。”
“屍官”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shī guān,其核心含義是“屍位”,即占據職位卻不履行職責。以下是詳細解釋:
“屍官”一詞通過形象化比喻,批判了古代官僚體系中的渎職現象,現代也可用于諷刺占位不作為的行為。其曆史文獻依據明确,語義兼具具體與抽象的雙重指向性。
屍官這個詞來源于漢字,意思是指處理屍體的官員或負責屍體管理的人。
屍官的部首是屍,它是人的象形字,表示屍體。官是另一個漢字,表示有權力的人。
屍官的筆畫分别是3畫和10畫。
屍官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當時有專門處理屍體的官員。屍官在古代文獻中多有提及,而在現代已經很少使用了。在繁體字中,屍官的寫法是屺官。
在古時候,屍官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屍寫作屍,官寫作宀又寫作它,組合在一起寫作屍它。
1. 古代屍官負責處理屍體,以确保公衆的安全和衛生。
2. 他的父親是一名屍官,一直以來都很嚴肅地對待自己的工作。
屍官沒有常見的組詞,因為在現代漢語中已經很少使用了。
屍官的近義詞包括:屍體處理員、殡葬工作者、屍體管理人員。
屍官的反義詞是活人,因為屍官處理的是死者的屍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