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屍官的意思、屍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屍官的解釋

猶屍位。《漢書·外戚傳下·孝成許皇後》:“蒙過誤之寵,居非命所當託,洿穢不修,曠職屍官,數逆至法,踰越制度,當伏放流之誅,不足以塞責。”《後漢書·梁統梁冀等傳論》:“雖輿粟盈門,何救阻飢之戹;永言終制,未解屍官之尤。” 李賢 注:“屍官,猶屍祿。”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屍官”的漢語詞典釋義

“屍官”為古代漢語複合詞,需分字釋義并結合曆史語境理解:

  1. “屍”的本義

    “屍”在甲骨文中象人屈膝而坐之形,本義指古代祭祀時代表祖先或神靈接受祭拜的活人(即“屍祭”制度中的“神主替身”)。《說文解字》釋:“屍,陳也,象卧之形。”引申為“主持”“執掌”之義,如《詩經·召南·采蘋》中“誰其屍之?有齊季女”。

  2. “官”的涵義

    “官”指職務、職守。《說文解字》:“官,吏事君也。”即服務于君主或國家的職務,後泛指掌管特定事務的職位。

  3. “屍官”的合成釋義

    “屍官”為動賓結構,意為“主持官職事務”或“居官任職”,強調對官職職責的履行。例如:

    • 《周禮·天官·冢宰》載:“以八法治官府……六曰官計,以弊邦治。”鄭玄注:“弊,斷也。斷其屍官者。”此處“屍官”指官員履職狀态。
    • 清代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釋“屍”:“假借為‘主’,凡居其位、任其事曰屍。”故“屍官”即“主官事”。
  4. 現代語義演變

    現代漢語中,“屍官”一詞已罕用,其含義被“任職”“履職”等替代。需注意與“屍位”(如“屍位素餐”,指居位不理事)區分:

    • “屍位”含貶義,強調占位不作為;
    • “屍官”為中性詞,側重職務執行本身。

權威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屍官”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shī guān,其核心含義是“屍位”,即占據職位卻不履行職責。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2.曆史出處

3.使用場景

4.相關概念辨析

“屍官”一詞通過形象化比喻,批判了古代官僚體系中的渎職現象,現代也可用于諷刺占位不作為的行為。其曆史文獻依據明确,語義兼具具體與抽象的雙重指向性。

别人正在浏覽...

百年大業白足高僧八要北叟便假饒次路檔子班誕欺範模感怍蛤黎醬關荊固定價格寒岩黃曆家伎講處煎和既爾經事經書燼骨雞犬不安孔跖陸地蓮鹿箛蟆更買鄰滿園春蒙瞳命草釀罋龐博批患披榛采蘭遣寄俏皮話青純罄窮人千人萬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沙鷄上花台善人義士釋嫌樹串兒順差悚惕隨藍彈性工資推劾荼苦橐筆脫秤拓地灣回物方侮狎想法蟹眼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