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靡的意思、鄙靡的詳細解釋
鄙靡的解釋
鄙俚柔弱。 唐 元稹 《莺莺傳》:“是用託短章,願自陳啟。猶懼兄之見難,是用鄙靡之詞,以求其必至。”
詞語分解
- 鄙的解釋 鄙 ǐ 中國周代地方組織單位之一,五百家為一鄙:鄙師(古官名,周制每縣五鄙,“鄙師”掌其鄙之政令祭祀)。 郊野之處,邊遠的地方:邊鄙。 粗俗:鄙陋。鄙俗。鄙夫。鄙近(庸俗淺近)。 輕蔑,看不起:鄙視。
- 靡的解釋 靡 í 浪費,奢侈:靡蕩。靡費。侈靡。 分散:靡散(消滅)。 古同“糜”,糜爛。 筆畫數:; 部首:非;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鄙靡”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多個來源綜合解釋如下:
1.基本釋義
“鄙靡”意為鄙俚柔弱,形容言辭或文風粗俗、缺乏文采且情感纖弱。這一詞彙多用于文學批評,強調内容與形式的不協調。
2.出處與用法
- 唐代元稹《莺莺傳》中曾用此詞:“是用托短章,願自陳啟。猶懼兄之見難,是用鄙靡之詞,以求其必至。”此處指作者自謙文辭粗淺,試圖通過直白的表達傳遞心意。
- 該詞在古漢語中常用于自謙或評價他人作品,含一定貶義色彩。
3.結構分析
- “鄙”:左右結構,本義為邊遠地區,引申為粗俗、淺薄(如“鄙陋”)或輕視(如“鄙夷”)。
- “靡”:半包圍結構,此處讀作“mí”,意為柔弱、頹廢;另讀“mǐ”,表倒下、消散(如“披靡”)。
4.字義分解
字 |
含義 |
示例 |
鄙 |
粗俗、淺薄 |
鄙俗、卑鄙 |
靡 |
柔弱、奢費 |
靡麗、奢靡 |
5.例句與延伸
- 古例:“夫建鐘鼓……耳聽朝歌北鄙靡靡之樂”(《查字典》引例,形容音樂頹廢柔弱)。
- 現代可類比使用,如批評某些作品“文風鄙靡”,指其内容空洞、語言粗俗。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漢語詞典》中的詳細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鄙靡》這個詞的意思是指不合乎道義、不受歡迎或不受尊敬。它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分别是酉部和米部,鄙靡的總筆畫數是12畫。鄙靡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它是由鄙與靡兩個字組合而成的。
在繁體字中,鄙靡的寫法保持不變,沒有特别的變化。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與現代有一些差異,但在這種情況下,鄙靡的寫法相對穩定,沒有太多變化。
以下是兩個例句,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這個詞:
1. 他的行為受到了社會的鄙視和靡笑。
2. 那個政治家因為其不誠實的行為而被公衆所鄙棄和靡颠。
在組詞方面,可以使用鄙靡與其他漢字搭配形成新詞,如鄙視、鄙棄、靡颠等。
鄙靡的近義詞包括鄙視、蔑視、輕蔑等,而它的反義詞可以是尊敬、崇敬、欽佩等。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如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