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衙的意思、報衙的詳細解釋
報衙的解釋
(1).舊時官吏升堂治事時,官衙鳴鼓以告衆,謂“報衙”。 唐 柳宗元 《同劉二十八院長述舊言懷感時書事》詩:“蹀躞騶先駕,籠銅鼓報衙。”《金史·宣宗紀上》:“今旦視朝,百官既拜之後,始聞 開封府 報衙聲。” 元 方回 《早起》詩:“牕曙書燈暗,閒居免報衙。”
(2).蜜蜂聚集于蜂王周圍。 明 高啟 《題許瀾伯三蟲圖》詩:“蜜脾未滿報衙頻,蠹化初成傅粉新。”參見“ 蜂衙 ”。
詞語分解
- 報的解釋 報 (報) à 傳達,告知:報告。報喜。報捷。報考。報請(用書面報告向上級請示)。報廢。 傳達消息和言論的文件、信號或出版物:簡報(文字較短、内容簡略的書面報告,印發給有關部門)。電報。情報。晚報。畫
- 衙的解釋 衙 á 舊時官署之稱:公衙。衙門。衙參(乶 )(官吏到上司衙門,排班參見,禀白公事)。衙役。 唐代皇帝前殿:“元和十五年正月……群臣始朝于宣政衙”。 排列成行的事物:槐衙。柳衙。 筆畫數:; 部首:
網絡擴展解釋
“報衙”是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官吏升堂鳴鼓
指舊時官吏升堂處理公務時,官衙通過擊鼓告知衆人的儀式。這一用法常見于文獻記載:
- 唐代柳宗元在《同劉二十八院長述舊言懷感時書事》中寫道:“蹀躞騶先駕,籠銅鼓報衙”,描述了衙署擊鼓的場景。
- 《金史·宣宗紀》也提到:“今旦視朝,百官既拜之後,始聞開封府報衙聲”,說明報衙是正式政務活動的标志性流程。
二、蜜蜂聚集現象
引申為蜜蜂圍繞蜂王聚集的自然行為,常被文人用于詩詞比喻:
- 明代高啟《題許瀾伯三蟲圖》有詩句:“蜜脾未滿報衙頻,蠹化初成傅粉新”,将蜜蜂群聚比作官吏報衙的秩序感。
- 宋代衛泾《皇帝合端午帖子》中“遊蜂初報衙”,同樣以蜂群活動暗喻社會運作。
補充說明
“蜂衙”一詞與“報衙”的第二層含義相關,常用來描述蜂群圍繞蜂王的活動規律。兩個義項均通過自然現象與人類社會的類比,體現了古代漢語的生動性。
網絡擴展解釋二
《報衙》一詞的意思是指報告官府或政府部門的事情。它的拆分部首是“扌”和“衣”,總共有8畫。該詞的來源比較簡單,由“報”和“衙”兩個字組成,其中“報”意為通知或告知,而“衙”指的是官府或官府機關。在繁體字中,“報”和“衙”的字形保持不變。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這個詞的字形基本上也沒有太大的變化。以下是一個例句:“他今天去報衙處理自己的案件。”其他組詞示例包括:“報案”、“報告”、“報案者”等。與《報衙》相近的詞有“報告”、“舉報”等詞,而與其相反的詞則沒有明确的反義詞。希望這些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