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用馬乳等煉成的半凝固的食品。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養羊》:“作馬酪酵法,用驢乳汁二三升和馬乳,不限多少。澄酪成,取下澱,團,曝乾。”《新唐書·回鹘傳下》:“諸部食肉及馬酪。”
(2).馬奶酒。《隋書·北狄傳·突厥》:“男子好樗蒲,女子踏鞠,飲馬酪取醉,歌呼相對。”《漢書·禮樂志》“給大官挏馬酒” 唐 顔師古 注:“馬酪味如酒,而飲之亦可醉,故呼馬酒也。”
“馬酪”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mǎ lào,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指用馬乳(或混合其他乳類)煉制而成的半凝固食品,類似于現代奶酪或酸奶的形态。根據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養羊》記載,其制作方法為:“用驢乳汁二三升和馬乳,不限多少。澄酪成,取下澱,團,曝乾。”。這種食品在古代遊牧民族中較為常見,《新唐書·回鹘傳》也提到“諸部食肉及馬酪”。
指用馬乳發酵制成的酒類飲品,又稱“馬乳酒”或“馬湩”。古代突厥等北方民族常以此類飲品待客或用于宴會,《隋書·北狄傳》記載突厥人“飲馬酪取醉,歌呼相對”。這類酒因酒精含量較低,口感酸甜,適合遊牧生活需求。
如需進一步了解制作細節或曆史文獻,可查閱《齊民要術》《新唐書》等古籍原文。
《馬酪》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指馬奶結成的乳酪。
《馬酪》的部首是馬字旁,拆分後的筆畫為丿、乙。
《馬酪》一詞的來源比較模糊,可能是形容味道像馬奶的酪或者制作這種乳酪是用了馬奶。
《馬酪》的繁體字為馬酪。
根據古代字典資料,古時候《馬酪》的寫法為馬酪。
1. 他喜歡吃馬酪,覺得味道獨特。
2. 這裡有專門用馬奶制作的馬酪。
馬奶、馬乳、乳酪、奶酪
乳酪、奶酪、幹酪
牛酪、羊酪、山羊酪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