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函谷的意思、函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函谷的解釋

亦作“ 凾谷 ”。 函谷關 。 三國 魏 曹植 《又贈丁儀王粲》詩:“從軍度 凾谷 ,驅馬過 西京 。” 唐 李白 《古風》詩之三:“收兵鑄金人, 函谷 正東關。” 魯迅 《且介亭雜文末編·<出關>的“關”》:“ 老子 的西出 函谷 ,為了 孔子 的幾句話,并非我的發見或創造。”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函谷”是一個曆史地理名詞,主要指中國古代的重要關隘——函谷關。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名稱由來

“函谷”得名于其地理特征,“因在谷中,深險如函而得名”()。其中“函”指匣子,形容兩側山勢險峻如匣,中央谷道狹窄僅容一車通過,形成天然軍事屏障。

二、地理特征

  1. 位置:位于河南省靈寶市,西接高原,東臨絕澗,南靠秦嶺,北依黃河,形成“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險()。
  2. 地形作用:谷道狹窄處僅寬數米,古代十萬大軍通過時隊伍綿延數十公裡,易被守軍分段截擊()。

三、曆史意義

  1. 軍事要塞:
    • 戰國時期秦國的東大門,六國聯軍多次在此敗退,如楚懷王伐秦時“伏屍百萬,流血漂橹”()。
    • 曆史上發生過劉邦拒項羽、安史之亂桃林大戰等著名戰役()。
  2. 政治象征:
    • 漢武帝時期曾東遷函谷關至新安,形成“漢函谷關”,成為洛陽門戶()。

四、文化典故

  1. 道家起源:老子西行途經函谷關,受關令尹喜之邀寫下《道德經》,“紫氣東來”典故由此誕生()。
  2. 成語典故:如“雞鳴狗盜”“公孫白馬”等曆史故事均發生于此()。

五、詩詞引用

曆代文人如李白、魯迅等曾以函谷關為題材創作,如李白《古風》中“收兵鑄金人,函谷正東關”(),魯迅《出關》亦提及老子出函谷之事()。


提示:若需了解函谷關現存遺址或具體戰役細節,可查看、7、8、10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函谷》的意思

《函谷》一詞來源于漢字,其意思是指函谷關,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山口關隘之一。

拆分部首和筆畫

《函谷》一詞的部首是山,它的拆分筆畫是3畫。

來源

函谷關位于河南省洛陽市西北部,是連接中原和關中地區的重要通道,自古以來就是軍事要地。《函谷》一詞即指這個關口,并廣義上指代函谷地區的山區。

繁體

《函谷》的繁體字是「函谷」。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函谷」一詞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異,例如「函穀」、「函谷關」等。不過,這些變異寫法都指代相同的地名。

例句

1. 陳列館裡有一副《函谷關圖》,非常壯觀。
2. 他的家鄉位于函谷地區,風景優美。

組詞

函谷集、函谷關、函谷水、函谷山、函谷仙境等。

近義詞

函谷可以與山口、關口、門戶等詞語近義使用。

反義詞

與函谷相對的反義詞可以是平原、大門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