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踐踏蹂6*躏。 北魏 崔鴻 《十六國春秋·前趙·劉曜》:“從喪亂已來, 漢 帝諸陵,鹹見踐辱,唯 霸陵 獨全。”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踐辱漢語 快速查詢。
“踐辱”是一個漢語成語,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解釋,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由“踐”(踩踏)和“辱”(羞辱)組成,字面指通過踐踏他人尊嚴進行羞辱,引申為對他人施加極端侮辱的行為。
核心定義
指通過言語、行為或權力壓制,使對方承受精神或尊嚴上的屈辱,常見于描述強者對弱者的壓迫。
使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書面語境,現代口語中較少使用,但適用于描述嚴重侵害尊嚴的行為,如職場霸淩、網絡暴力等場景。
《踐辱》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踏着别人的恥辱或者蔑視别人的恥辱。它可以用來形容人行為卑劣,輕視别人的感情和尊嚴。
《踐辱》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足”和“言”,意味着用腳去踏着别人對自己的恥辱。它的總筆畫數為15畫。
《踐辱》一詞最早出現在明代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形容孫權對呂蒙所犯下的污辱行為。後來,這個詞逐漸傳開,成為描述輕視他人、蔑視情感的行為的一個常用詞彙。
《踐辱》的繁體字是「踐辱」。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有所不同。《踐辱》的古漢字寫法為「踐辱」,其中的“足”字呈三點式,下方是“衤”字旁,意味着用自己的腳踩在罪犯的身上。而“言”字則呈現“讠”字與“龰”字的結合,表示低聲诋毀他人。
1. 他一直踐辱着那個弱小的女孩,毫不顧及她的感受。
2. 在工作中,我們應該互相尊重,而不是踐辱别人的努力。
3. 他的行為完全是在踐辱自己的家族聲譽。
踐踏、辱罵、辱華、踐行、羞辱。
蔑視、輕忽、侮辱。
尊重、贊美、敬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