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衙的意思、报衙的详细解释
报衙的解释
(1).旧时官吏升堂治事时,官衙鸣鼓以告众,谓“报衙”。 唐 柳宗元 《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诗:“蹀躞騶先驾,笼铜鼓报衙。”《金史·宣宗纪上》:“今旦视朝,百官既拜之后,始闻 开封府 报衙声。” 元 方回 《早起》诗:“牕曙书灯暗,閒居免报衙。”
(2).蜜蜂聚集于蜂王周围。 明 高启 《题许澜伯三虫图》诗:“蜜脾未满报衙频,蠹化初成傅粉新。”参见“ 蜂衙 ”。
词语分解
- 报的解释 报 (報) à 传达,告知:报告。报喜。报捷。报考。报请(用书面报告向上级请示)。报废。 传达消息和言论的文件、信号或出版物:简报(文字较短、内容简略的书面报告,印发给有关部门)。电报。情报。晚报。画
- 衙的解释 衙 á 旧时官署之称:公衙。衙门。衙参(乶 )(官吏到上司衙门,排班参见,禀白公事)。衙役。 唐代皇帝前殿:“元和十五年正月……群臣始朝于宣政衙”。 排列成行的事物:槐衙。柳衙。 笔画数:; 部首:
网络扩展解释
“报衙”是一个具有双重含义的古代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一、官吏升堂鸣鼓
指旧时官吏升堂处理公务时,官衙通过击鼓告知众人的仪式。这一用法常见于文献记载:
- 唐代柳宗元在《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中写道:“蹀躞騶先驾,笼铜鼓报衙”,描述了衙署击鼓的场景。
- 《金史·宣宗纪》也提到:“今旦视朝,百官既拜之后,始闻开封府报衙声”,说明报衙是正式政务活动的标志性流程。
二、蜜蜂聚集现象
引申为蜜蜂围绕蜂王聚集的自然行为,常被文人用于诗词比喻:
- 明代高启《题许澜伯三虫图》有诗句:“蜜脾未满报衙频,蠹化初成傅粉新”,将蜜蜂群聚比作官吏报衙的秩序感。
- 宋代卫泾《皇帝合端午帖子》中“游蜂初报衙”,同样以蜂群活动暗喻社会运作。
补充说明
“蜂衙”一词与“报衙”的第二层含义相关,常用来描述蜂群围绕蜂王的活动规律。两个义项均通过自然现象与人类社会的类比,体现了古代汉语的生动性。
网络扩展解释二
《报衙》一词的意思是指报告官府或政府部门的事情。它的拆分部首是“扌”和“衣”,总共有8画。该词的来源比较简单,由“报”和“衙”两个字组成,其中“报”意为通知或告知,而“衙”指的是官府或官府机关。在繁体字中,“报”和“衙”的字形保持不变。在古代汉字写法中,这个词的字形基本上也没有太大的变化。以下是一个例句:“他今天去报衙处理自己的案件。”其他组词示例包括:“报案”、“报告”、“报案者”等。与《报衙》相近的词有“报告”、“举报”等词,而与其相反的词则没有明确的反义词。希望这些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安史百鸟朝凤婢子驳殻测景台侧楸缠丝马脑雠讼春书处心积虑初月峯峦蜂生鬼督邮国钧国维函弘号踯驩尝黄蜡化生回鱼筯混瀁护圣瓜交争静谳九股索九流宾客拘籍柯则练材麟牒硫化马纲猕猴池民器篷索乾荒前阃麴室山第山狖沈眠疏稾碎浪唐年滩工天地诛灭跳达题旨屯泰顽游微波炉微露猥辱相貌堂堂掀腾箫鼓小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