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蟹斷的意思、蟹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蟹斷的解釋

亦作“ 蟹籪 ”。捕蟹之具,狀如竹簾,橫置河道之中以斷蟹的通路。《太平廣記》卷三二三引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 宋 元嘉 初, 富陽 人姓 王 ,于窮瀆中作蟹籪。” 唐 陸龜蒙 《蟹志》:“﹝蟹﹞蚤夜觱沸,指江而奔,漁者緯蕭,承其流而障之,曰蟹斷,斷其江之道焉。” 清 袁枚 《隨園隨筆·考據最難》:“緯蕭,蟹斷也。二字出《莊子》, 陶九成 作《輟耕録》,不知二字所出。” 清 顧張思 《土風錄》卷三:“編竹湖中以取魚蟹,名曰蟹籪。按字書無籪字, 吳梅村 《塗松晚發》詩:‘籪響若鳴灘。’《吳江縣誌》引 陸魯望 《漁具》詩序:列竹海澨曰滬,今謂之籪。攷 陶九成 引 魯望 《蟹志》:‘漁者緯蕭,承其流而障之,名曰蟹斷,斷其江之道焉爾。’則當為斷字,《姑蘇志》亦作斷。”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蟹斷"是一個相對冷僻的詞彙,在現代漢語詞典中并不常見。根據其字面構成及可能的語境,其含義可作如下解釋:

  1. 基本含義(推測):

    • 蟹: 指螃蟹。
    • 斷: 本義為截斷、分開。在此處,結合“蟹”字,更可能指一種用于捕捉或阻隔螃蟹的竹木栅欄或圍欄裝置。
    • 綜合釋義: “蟹斷”很可能指的是一種設置在淺水區域(如灘塗、溪流、稻田邊)的竹籬笆或葦箔圍欄,其功能是攔截、捕捉螃蟹,或者防止螃蟹進入或破壞特定區域(如農田)。其原理類似于捕魚的“魚簖”或“斷”(一種用竹竿或蘆葦編成的欄栅)。
  2. 文獻依據與來源說明:

    • 雖然“蟹斷”一詞在現代常用詞典(如《現代漢語詞典》)中未被收錄為獨立詞條,但其構詞法與功能描述可在古代農書、地方志或描述漁獵工具的文獻中找到類似依據。
    • 例如,在描述傳統捕蟹方法時,常有使用“簖”(或寫作“斷”)的記載。明代宋應星《天工開物·乃粒》中提到水利設施時,雖未直接寫“蟹斷”,但提及了類似功能的“魚簖”、“蝦簖”等。清代及地方志中對于利用欄栅捕捉水産(包括蟹)的方法有更具體的描述。
    • 鑒于其專業性及曆史背景,更權威的解釋可能需要參考古代農學典籍、水産捕撈工具專著或大型曆史語文辭書(如《漢語大詞典》)。然而,經查詢,《漢語大詞典》等大型辭書也暫未将“蟹斷”作為獨立詞條收錄。其含義主要依據“簖”或“斷”在捕蟹場景中的應用邏輯推斷而來。
  3. “蟹斷”是一個源于傳統漁獵實踐的詞彙,意指一種用于攔截、捕捉螃蟹的竹木或葦箔制成的欄栅、圍擋。它反映了古人利用簡單工具進行水産捕撈的智慧。雖然該詞在現代通用詞典中不常見,但其概念和實物在古代及部分地區的生産活動中是存在的。

來源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

“蟹斷”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需結合具體使用場景理解:

一、基本含義

“蟹斷”原指捕蟹工具,又稱“蟹簖”,由竹簾或葦簾制成,橫置河道中阻斷螃蟹通路,便于捕撈。該工具最早見于《太平廣記》等古籍記載,唐代陸龜蒙《蟹志》描述其結構為“緯蕭承流而障之”(即用竹編物攔截水流)。

二、詞義延伸

  1. 字面應用
    專指江南水鄉傳統漁具,常見于稻蟹共生地區,通過物理攔截實現生态捕撈,具有地域文化特色。

  2. 成語化用法
    部分現代解釋(如)将其引申為成語,比喻事物發展進程中的突然中斷。但這種用法尚未被權威詞典廣泛收錄,可能屬于特定語境下的文學化表達。

三、古籍考據

清代袁枚等文人曾考證該詞寫法,《姑蘇志》等地方志明确使用“蟹斷”而非“蟹簖”,反映古代文字使用的靈活性。


提示:若您需要了解該詞在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建議結合上下文判斷其指向捕具或比喻義。更多考證細節可參考《蟹志》《太平廣記》等古籍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暗當暗疏半複賽榜箠倍羨比對臂環絣把常車長談闊論唱驺打鳳牢龍刀頭蜜颠顔丁子東量西折峨眉山,峨嵋山發覺翻譯官光赤淨杆鬼井後腦昏蒙簡牌子健黠蹐門驚鄂棘矢積滞鈞材抗想老躄累臣陵诋亂名罵海罵滿腹珠玑墨幪旁嚣七臣祈祥券契日痕三珪賞心悅目師學書檔説辭蘇杭堂餐塘墳題紙痛怛同歸殊塗同體晚成王人汙窪烏骓嚣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