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舊誼。 北周 宇文逌 《<庾子山集>序》:“餘與 子山 ,夙期款密,情均縞紵,契此金蘭。” 宋 姜夔 《次韻辛克清先生》:“我與先生,夙期已久,人間無比。”
(2).預約,舊約。 宋 梅堯臣 《依韻和永叔同遊上林院後亭見櫻桃花悉已披謝》:“去年君到見春遲,今日尋芳是夙期。祇道朱櫻纔弄蕊,及來幽圃已殘枝。”
(3).猶夙願。 明 華察 《宿玉陽山房》詩:“返照明溪梁,深松晦夕景。岩卧符夙期,雲陰石牀冷。”
“夙期”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sù qī,其含義可從以下三個維度解析:
舊誼
指長久積累的情誼或交情。例如北周宇文逌在《庾子山集序》中寫道:“餘與子山,夙期款密”, 強調兩人深厚的情誼。宋代姜夔《次韻辛克清先生》也用“我與先生,夙期已久”表達惺惺相惜之意。
預約/舊約
表示事先的約定或承諾。宋代梅堯臣詩《依韻和永叔同遊上林院後亭見櫻桃花悉已披謝》中,“今日尋芳是夙期”,即指詩人與友人早有賞花之約。
夙願
指長久以來的願望或志向。明代華察《宿玉陽山房》中的“岩卧符夙期”,便暗含對歸隱生活的向往。
文學應用:該詞多用于詩詞文賦,如黃庭堅“同聲傾夙期”、上官儀“夙期暌善谑”等,常見于表達情懷、約定或志向的語境。若需具體詩文例證,可參考《庾子山集序》 或姜夔詞作。
夙期是一個漢字詞語,多用于形容早起、早晨。一般有兩種解釋。第一種解釋是指早晨的人們啟蒙的時候,表示早期或初起的階段。第二種解釋是指尚未成年的人,即少年兒童。
夙期的拆分部首是夕和期。夕是指夜晚,期是指等待。夙期共有9畫。
夙期的來源尚未明确,但根據現有的研究資料,推測夙期最早出現在東漢時期。其義項的擴展可能與先秦時代社會人們對時間的觀念有關。
夙期的繁體字為「夙」。繁體字形态的夙期保留了字形較為古樸的特點,更符合傳統的書寫風格。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夙期的字形沒有太大的變化。古人書寫夙期時,一般采用漢字的基本結構和筆畫進行書寫,使字形更加規整。
1. 他每天都夙期起床鍛煉身體。
2. 這位少年才氣出衆,夙期可期。
夙期可以組成以下詞語:
1. 夙興:早晨醒來。
2. 夙願:早年的願望。
3. 夙夜:整個白天和黑夜。
早晨、早起、晨間
晚上、夜晚、傍晚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