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關鍵。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铨賦》:“斯并鴻裁之寰域,雅文之樞轄也。”
(2).統轄。 唐 白居易 《孔戣授尚書左丞制》:“尚書丞掌決百事,樞轄六曹。”
(3).指中央政權的機要部門。《周書·崔謙傳》:“ 謙 明練時事,及居樞轄,時論以為得人。”《北史·高道悅傳》:“尚書左丞 公孫良 ,職綰樞轄,蒙冒莫舉。”
“樞轄”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主要在古代文獻中使用。以下是其詳細解釋及示例:
關鍵、核心
指事物中起決定性作用的部分。例如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中提到“雅文之樞轄也”,強調文辭精妙是雅正文章的關鍵。
統轄、管理
表示對事務或機構的全面掌控。如唐代白居易在任命官員的制書中寫道“樞轄六曹”,指尚書左丞需統轄六部事務。
中央政權的機要部門
特指古代中央政府中處于核心地位的機構。《周書·崔謙傳》提到“居樞轄”,即擔任機要職務,說明其職能重要性。
使用建議:
若需進一步分析古籍原文中的用法,可參考《文心雕龍》《周書》等文獻。
《樞轄》是一個漢語詞彙,常用于古代官職名稱中,指的是官職中居于重要地位,管理行政事務的高級官員。
《樞轄》的部首是木部,全拆分為“木”+“十”+“小”+“一”,共十一筆。
《樞轄》一詞最早出現在《漢書·衛将軍傳》中,用以指代輔佐天子處理重要政務的官員,相當于現代的大臣。
《樞轄》的繁體字為「樞軫」。
古代對于《樞轄》的寫法有多種變體,包括「樞輦」、「樞篋」等。
1. 他被任命為皇帝身邊的樞轄,負責國家大事。
2. 這位樞轄聰明能幹,嚴正公正,深受皇帝的器重。
樞轄可以與其他詞組合成一些常見的詞語,例如:
1. 樞轄府:指樞轄的辦公機構。
2. 樞轄職:指擔任樞轄這一重要職務。
樞轄的近義詞有:國舅、宰相、重臣。
樞轄的反義詞可以看作是一些地位較低、職責較輕的官員,如:憲臣、尚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