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言搜括聚斂。《舊唐書·韋巨源傳》:“ 巨源 屢踐台輔,專行勾徵,廢越條章,崇尚侵刻,樹怨天下,剝害生靈,兆庶流離,戶口減耗。”
“勾徵”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勾徵”意為搜括聚斂,主要指通過強制手段征收財物或資源,帶有負面色彩。這一解釋在多個權威來源中均有提及,如《舊唐書·韋巨源傳》中記載:“巨源屢踐台輔,專行勾徵,廢越條章,崇尚侵刻……”。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舊唐書》原文或權威漢語詞典。
勾徵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于古代文獻中,意為輕蔑、諷刺。它可以用來形容人或事物的态度、言論等不屑一顧,并帶有嘲諷的意味。
勾徵的部首是力,共有16個筆畫。
勾徵是出自《周易》中的一卦名,意為陰線占上方之意。它既可以解釋為預兆吉兇的方式,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心情或态度。
勾徵的繁體字是「勾徵」,和簡體字形式一緻,沒有變化。
古代漢字寫法中,勾徵的一種常見寫法是「勾征」,在它的上方多加一橫,形成「征」字的變體。
1. 他對那個自大傲慢的人一直保持着勾徵的态度。
2. 對于這種無理取鬧的行為,他隻能以勾徵的目光來回應。
1. 勾結:指暗中串通、勾結在一起,違背正義和法律。
2. 徵信:指調查驗證情況,獲取真實信息。
1. 嘲諷:指以調侃、諷刺的方式來揭示或表達對某人或事物的輕蔑。
2. 譏笑:指以言語或行為嘲笑、嘲諷他人,表達對其不屑或不敬的情感。
1. 贊賞:指對某人或事物表示認可、欽佩和贊歎。
2. 稱贊:指對某人或事物表示衷心的贊美和崇敬。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