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宮縣的意思、宮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宮縣的解釋

古代鐘磬等樂器懸挂在架上,其形制因用樂者身份地位不同而有别。帝王懸挂四面,象征宮室四面的牆壁,故名“宮縣”。縣,“ 懸 ”的古字。《周禮·春官·小胥》:“正樂縣之位:王宮縣,諸侯軒縣,卿大夫判縣,士特縣。” 鄭玄 注引 鄭司農 雲:“宮縣,四面縣,軒縣去其一面,判縣又去其一面,特縣又去其一面。四面象宮室,四面有牆,故謂之宮縣。”《宋書·樂志一》:“ 大明 中,即以宮縣合和《鞞》《拂》,節數雖會,慮乖雅體。” 清 姚鼐 《奉答朱竹君用前韻見贈》:“漿酒藿肉獨鄙夷,金奏宮縣羞啽哢。” 譚獻 《<明詩錄>序》:“獨其為詩,三百年間,作者蔚然雲興,噍殺淫哇之響,一見於 宣德 、 景泰 ,而玉振於 弘正 ,再出於 啟禎 之間,而宮縣之音不絶。”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宮縣(宮懸)是中國古代禮樂制度中的重要概念,專指帝王宮廷中懸挂樂器的規格與形制。該制度源自周代禮制,根據《周禮·春官》記載,天子之樂需将鐘、磬等樂器按四面懸挂,象征至高無上的權威。至漢代,《漢書·禮樂志》進一步明确“宮縣”為“天子之樂,四面懸鐘磬”的固定形制,區别于諸侯三面懸(軒縣)、大夫兩面懸(判縣)的等級劃分。

隋唐時期,宮縣制度發展出更系統的實踐。據《隋書·音樂志》描述,隋炀帝制定“宮懸四面,每面五架”的格局,每架懸挂16枚編鐘與16枚編磬,形成恢弘的禮樂陣列。宋代《事物紀原》則記載了宮縣在祭祀、朝會等重大典禮中的應用,強調其“象天地四方”的宇宙觀内涵。這一制度延續至明清,成為中華禮樂文明的核心載體。

網絡擴展解釋

“宮縣”是中國古代禮樂制度中的專有名詞,指代一種與身份等級相關的樂器懸挂方式,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宮縣(音gōng xiàn)指古代帝王在舉行儀式時,将鐘、磬等樂器以四面懸挂的方式陳列于架上的規制。其名稱源于“四面象征宮室牆壁”的寓意,其中“縣”是“懸”的古字寫法。

二、等級制度

根據《周禮·春官·小胥》記載,樂器的懸挂方式嚴格遵循身份等級:

三、曆史文獻佐證

  1. 《宋書·樂志一》記載南朝宋大明年間将宮縣與其他樂器合奏,但擔憂其雅樂風格被破壞。
  2. 清代姚鼐在詩作中提及“金奏宮縣”,側面反映其作為高雅禮樂象征的文化地位。

四、文化意義

這種制度體現了周代“禮樂治國”的思想,通過樂器陳列的物理形态強化社會等級秩序,成為古代禮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影響延續至明清,如譚獻《<明詩錄>序》仍以“宮縣之音”比喻雅正文化的傳承。


注:如需查看具體文獻原文或擴展資料,可參考《周禮》《宋書》等典籍,或訪問漢典等權威辭書平台。

别人正在浏覽...

拌和保密避荒賓閤並重播徙不對茬兒不那采擿慘綠年華參勸楚歌四起出景醇熙東手接來西手去獨行獨斷防把凫臇高龐庚兄亘年根葉枸橘歸憑果于自信畫沙護鏡家財健吏賤取籍圃矶沚科臬魁俉流華利觜馬嚼鐵霂霖嘔軋屏斷乾衡奇律磬竹難書糗粻日宇三千六百釣三玄蛇虺生稻聖人之徒時隽受禅碑悚躍托戒忘形之契危動衛生廳烏賴樹無甯五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