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糧。 唐 韓愈 《送窮文》:“竊具船與車,備載糗粻,日吉時良,利行四方。”《新唐書·柳宗元傳》:“賦徹而藏,厚我糗粻。” 明 宋濂 《濟公塔銘》:“闢齋館,乞糗粻,攝授徒侶,多至數百人。”
“糗粻”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現代已不常用,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唐·韓愈《送窮文》:“備載糗粻,日吉時良,利行四方。”
明·宋濂《濟公塔銘》:“乞糗粻,攝授徒侶。”
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古籍原文或演變,可參考《送窮文》《新唐書》等文獻。
《糗粻》(qiǔ zhǎng)是一個四字詞,形容一個人不成熟或者幼稚可笑的樣子。糗粻一詞經常用來描繪一個人言行荒唐、稚氣未脫,不被人們所認同或尊重。
糗粻的拆分部首分别是“糗”和“粻”,拆分後的筆畫分别是“17”和“10”。
《糗粻》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明代吳兆骅的小說《紅樓夢補遺》中。在小說中,糗粻形容一個人性格不成熟,行為可笑,被人們所嘲笑和鄙視。後來,這個詞被廣泛使用,成為描述一個人幼稚可笑的常用詞彙。
《糗粻》的繁體字是「癗粻」,字形稍有不同,但意思相同。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中,糗粻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糗字和粻字早期的寫法較為複雜,隨着時間的推移逐漸簡化,最終演變為現在的寫法。
1. 他的舉止蠢得像個糗粻一樣,沒有一點成熟的樣子。
2. 那個年紀大的男人居然還玩這樣的兒童遊戲,真是糗粻至極。
糗粻一詞沒有明确的相關詞彙組合,但可以和一些形容幼稚可笑的詞語搭配使用,例如:幼稚、可笑、天真等。
近義詞:愚蠢、幼稚、可笑、天真
反義詞:成熟、穩重、睿智、明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