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宫县的意思、宫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宫县的解释

古代钟磬等乐器悬挂在架上,其形制因用乐者身份地位不同而有别。帝王悬挂四面,象征宫室四面的墙壁,故名“宫县”。县,“ 悬 ”的古字。《周礼·春官·小胥》:“正乐县之位:王宫县,诸侯轩县,卿大夫判县,士特县。”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云:“宫县,四面县,轩县去其一面,判县又去其一面,特县又去其一面。四面象宫室,四面有墙,故谓之宫县。”《宋书·乐志一》:“ 大明 中,即以宫县合和《鞞》《拂》,节数虽会,虑乖雅体。” 清 姚鼐 《奉答朱竹君用前韵见赠》:“浆酒藿肉独鄙夷,金奏宫县羞啽哢。” 谭献 《<明诗录>序》:“独其为诗,三百年间,作者蔚然云兴,噍杀淫哇之响,一见於 宣德 、 景泰 ,而玉振於 弘正 ,再出於 启禎 之间,而宫县之音不絶。”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宫县(宫悬)是中国古代礼乐制度中的重要概念,专指帝王宫廷中悬挂乐器的规格与形制。该制度源自周代礼制,根据《周礼·春官》记载,天子之乐需将钟、磬等乐器按四面悬挂,象征至高无上的权威。至汉代,《汉书·礼乐志》进一步明确“宫县”为“天子之乐,四面悬钟磬”的固定形制,区别于诸侯三面悬(轩县)、大夫两面悬(判县)的等级划分。

隋唐时期,宫县制度发展出更系统的实践。据《隋书·音乐志》描述,隋炀帝制定“宫悬四面,每面五架”的格局,每架悬挂16枚编钟与16枚编磬,形成恢弘的礼乐阵列。宋代《事物纪原》则记载了宫县在祭祀、朝会等重大典礼中的应用,强调其“象天地四方”的宇宙观内涵。这一制度延续至明清,成为中华礼乐文明的核心载体。

网络扩展解释

“宫县”是中国古代礼乐制度中的专有名词,指代一种与身份等级相关的乐器悬挂方式,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宫县(音gōng xiàn)指古代帝王在举行仪式时,将钟、磬等乐器以四面悬挂的方式陈列于架上的规制。其名称源于“四面象征宫室墙壁”的寓意,其中“县”是“悬”的古字写法。

二、等级制度

根据《周礼·春官·小胥》记载,乐器的悬挂方式严格遵循身份等级:

三、历史文献佐证

  1. 《宋书·乐志一》记载南朝宋大明年间将宫县与其他乐器合奏,但担忧其雅乐风格被破坏。
  2. 清代姚鼐在诗作中提及“金奏宫县”,侧面反映其作为高雅礼乐象征的文化地位。

四、文化意义

这种制度体现了周代“礼乐治国”的思想,通过乐器陈列的物理形态强化社会等级秩序,成为古代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延续至明清,如谭献《<明诗录>序》仍以“宫县之音”比喻雅正文化的传承。


注:如需查看具体文献原文或扩展资料,可参考《周礼》《宋书》等典籍,或访问汉典等权威辞书平台。

别人正在浏览...

矮纸榜帖编氓宾傧并重碧茸茸婢壻参舆吹冷齑除堂弹痕冻死饿殍满道二三其德二仲防弭奉攀風書贵宫豪习红桂红伞后段化除擭撮焦溺惊叹不已惊魇矜露蝌斗空废快餐昆调辣味龙驰虎骤卢犬偻身民望齧厀贫懦辟逃凄风寒雨清孱清露热导戎寄荣转溽景私忧锁系苕颖王师闱棘危柯委委佗佗文甲蜗角斗争虾臛骁捷骁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