磬竹難書的意思、磬竹難書的詳細解釋
磬竹難書的解釋
罄:用盡;竹:竹簡,用以寫字;書:寫。用盡竹子也難寫完。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後泛指事實多,寫不完。
詞語分解
- 磬的解釋 磬 ì 古代打擊兵器,形狀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懸挂。 佛寺中使用的一種缽狀物,用銅鐵鑄成,既可作念經時的打擊樂器,亦可敲響集合寺衆。 缢殺:“公族其有死罪,則磬于甸人”。 古同“罄”,空,盡。
- 書的解釋 書 (書) ū 成本的著作:書籍。書刊。書稿。書香。書卷氣(指在說話、作文、寫字、畫畫等方面表現出來的讀書人的風格)。書生氣(指讀書人脫離實際的習氣)。 信:書信。書劄。書簡。書函。 文件:證書。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
“磬竹難書”是成語“罄竹難書”的常見誤寫形式,正确寫法應為“罄竹難書”。以下是詳細解釋:
-
拼音與釋義
- 拼音:qìng zhú nán shū
- 本義:用盡竹子(竹簡)也寫不完罪行或事實。原指罪行極多,後泛指數量龐大、難以盡述(多含貶義)。
- 字詞分解:
-
出處與典故
- 最早見于《呂氏春秋·明理》:“盡荊越之竹,猶不能書。”
- 唐代《舊唐書·李密傳》引用為:“磬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
-
用法與結構
- 語法:連動式成語,可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 多音字注意:“難”讀作nán,而非nàn。
- 常見搭配:多用于描述罪行、劣迹等負面内容,如“罪狀罄竹難書”。
-
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罪大惡極、擢發難數、數不勝數。
- 反義詞:微乎其微、豐功偉績。
-
常見誤寫說明
- “罄”與“磬”易混淆:“罄”意為“盡”,而“磬”指古代石制樂器,因此正确寫法為“罄竹難書”。
該成語強調數量或程度的極端性,使用時需注意語境和書寫規範,避免混淆字形。
網絡擴展解釋二
《磬竹難書》的意思
《磬竹難書》是一個成語,意思是非常困難或極為難以理解的事物。
拆分部首和筆畫
《磬竹難書》包含三個字,分别是磬、竹、書。
磬的部首是石,它由11個筆畫組成。
竹的部首是⺮,它由6個筆畫組成。
書的部首是丨,它由4個筆畫組成。
來源
《磬竹難書》的出處可以追溯到南朝宋代文學家劉義慶的《世說新語》。其中的故事描述了一位名叫王維的文學家向同事詢問拿手之作如何稱贊,同事回答說:“磬竹難書。”意思是王維的作品就像磬和竹之間難以書寫。
繁體
《磬竹難書》是這個成語的繁體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對于《磬竹難書》這個成語,有些字可能采用了不同的形态和結構,但整體意思相同。
例句
1. 這門功課真是磬竹難書,我學了好幾天也搞不懂。
2. 對于初學者來說,這本書就像磬竹難書,需要更多的時間和努力來理解。
組詞
1. 磬音:指磬的音樂聲。
2. 難以捉摸:意為難以理解或預測。
3. 書癡:指熱衷于讀書的人。
近義詞
1. 難以言喻
2. 難以捉摸
3. 不可理解
反義詞
1. 易如反掌
2. 平淡無奇
3. 容易理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