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千六百釣的意思、三千六百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千六百釣的解釋

指 呂尚 釣于 渭 濱遇 文王 事。相傳 呂尚 (俗稱 姜太公 )年七十釣于 渭水 之濱,八十歲遇 文王 ,舉而用之,其間共十年,故稱“三千六百釣”。事見《史記·齊太公世家》。 唐 李白 《梁甫吟》:“廣張三千六百釣,風期暗與 文王 親。”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三千六百釣”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成語,主要與姜太公(呂尚)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該成語字面指“三千六百次垂釣”,實際用來比喻長期隱忍等待機遇,最終得到重用的智慧與堅持。其典故出自《史記·齊太公世家》,描述姜太公在渭水邊垂釣十年,最終被周文王賞識的故事。

典故解析

  1. 時間計算
    姜太公從70歲開始垂釣,到80歲被周文王發現,共曆時十年。古人以一年為360天計算,十年即3600天,故稱“三千六百釣”,象征日複一日的堅持。

  2. 象征意義
    姜太公釣魚時用直鈎且不放魚餌,實為等待賢君。此行為被後世視為“大智若愚”的體現,強調以才能吸引機遇而非刻意求取的處世哲學。

文學引用

唐代李白在《梁甫吟》中寫道:“廣張三千六百釣,風期暗與文王親”,借姜太公的典故表達對明主識才的渴望。

結構特點

成語為主謂短語,由數詞“三千六百”與動詞“釣”組成,通過誇張的數字突出時間之長與毅力之堅,屬于典型的漢語典故類表達。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三千六百釣的意思

《三千六百釣》是一個成語,表示極其繁多或衆多不計其數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三千六百釣》的拆分部首是“钅”(钅為金的筆畫),部首意味着一個漢字的分類。根據《康熙字典》,它的總筆畫數為20畫。

來源及繁體字寫法

《三千六百釣》最早出現在元代文學家郭印的《晉書·胡彥通傳》中,原文為:“今陽武積以三千六百釣藏于都城一隅。”後來被廣泛引用。

繁體字的寫法為「三千六百鈎」。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在《康熙字典》中,「釣」的古字形為「鉼」,由兩個「釒」構成。

例句

他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漁夫,已經掌握了三千六百釣的技巧。

組詞

組詞:三千六百釣藏(指極其衆多的財産)

近義詞

近義詞:無窮無盡、多不勝數、衆多如牛毛

反義詞

反義詞:一釣千金(表示投資少卻有高收益)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