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恭素的意思、恭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恭素的解釋

恭謹純樸。《世說新語·賞譽》“ 殷允 出西” 劉孝标 注引 南朝 宋 何法盛 《中興書》:“﹝ 殷允 ﹞恭素謙退,有儒者之風。”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恭素”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形容人的品行,具體解釋及背景如下:

詞義解釋

恭素(拼音:gōng sù)意為恭謹純樸,強調待人謙遜有禮且保持質樸本真的品質。

出處與用例

該詞最早見于南朝宋何法盛《中興書》,被《世說新語·賞譽》劉孝标注引,描述殷允的品行:

“﹝殷允﹞恭素謙退,有儒者之風。”
此處指殷允兼具恭敬、質樸與謙遜的儒雅風範。

用法與延伸

“恭素”多用于古文或書面語,形容人的内在修養與外在行為相統一,如:

“恭素”融合了傳統儒家推崇的“恭”與道家倡導的“素”,體現了中國文化中謙遜與自然本真的雙重追求。其核心在于内外一緻,既有禮儀又不失本真。

網絡擴展解釋二

恭素的意思

恭素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對他人非常尊敬和謙恭的态度和素質。這個詞常用于形容人的舉止和言談,表達對他人的尊重和禮貌。

拆分部首和筆畫

恭素是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的部首是心,右邊的部首是缶。它的總筆畫數量為17。

來源

恭素最初來源于古代《論語》中的一句話:“恭違人倫,不以禮節其正”。其中的“恭”字意為恭敬,也就是非常尊重和謙恭的意思。而後來,人們将“恭”字與“素”字結合,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态度和言行。

繁體

《恭素》這個詞的繁體字為「恭素」。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恭素」這個詞的寫法可能會和現代有所不同,但整體上保持了相似的意義和構造。

例句

1. 他待人恭素,舉止得體。
2. 她沉默恭素地接受了老師的批評。
3. 在面對長輩時,我們應該保持恭素的态度。

組詞

恭敬、尊恭、謙恭、恭維、恭賀。

近義詞

恭敬、謙虛、恭順、恭謹。

反義詞

傲慢、無禮、粗魯、不恭。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