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十二律的意思、十二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十二律的解釋

古樂的十二調。陽律六:黃鐘、太簇、姑洗、蕤賓、夷則、亡射;陰律六:大呂、夾鐘、中呂、林鐘、南呂、應鐘。共為十二律。《周禮·春官·典同》:“凡為樂器,以十有二律為之數度。”《呂氏春秋·古樂》:“次制十二筒,以之 阮隃 之下,聽鳳皇之鳴,以别十二律。其雄鳴為六,雌鳴亦六,以比黃鐘之宮,適合。”《資治通鑒·後周世宗顯德六年》:“昔 黃帝 吹九寸之管,得黃鐘正聲,半之為清聲,倍之為緩聲,三分損益之以生十二律。” 胡三省 注:“三分其一而損益之,上生下生而十二律備矣。”參閱《漢書·律曆志上》。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十二律是中國古代音樂理論中的核心音律體系,其名稱最早見于《周禮》《國語》等先秦典籍。根據《漢語大詞典》定義,十二律是将一個八度音程劃分為十二個不完全相等的半音,按照由低到高的順序分為“六律”和“六呂”兩組,合稱“律呂”。

一、十二律的構成與名稱

十二律包含六個陽律(六律)和六個陰呂(六呂):

二、音律計算與曆史發展

十二律采用“三分損益法”生成,即通過弦長比例計算音高。以黃鐘為基準音,《管子·地員》記載了具體的數學推算方法,成為世界上最早的十二平均律雛形。明代朱載堉進一步完善為精确的等比數列,研究成果收錄于《樂律全書》。

三、文化應用與影響

  1. 禮樂制度:周代将十二律用于編鐘、磬等禮器制作,《周禮·春官》規定不同等級對應不同律制的樂器組合。
  2. 曆法關聯:《史記·律書》将十二律與二十四節氣對應,如“黃鐘之宮,律中仲冬”。
  3. 文學意象:唐宋詩詞常以“黃鐘毀棄”“鐘呂和鳴”喻指社會秩序或藝術境界,如蘇轼《聽賢師琴》中“大弦春溫和且平,小弦廉折亮以清”。

四、學術研究參考

本文釋義綜合參考《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版)、《中國音樂文物大系》(大象出版社1996版)及《中國古代樂律學概論》(人民音樂出版社)等權威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十二律是中國古代音樂理論中重要的樂律體系,其核心内容與曆史背景如下:

一、基本定義

十二律是古代漢族通過三分損益法确定的音高标準體系,将一個八度分為十二個不完全相等的半音。它以黃鐘為基準音,依次生成其他音律,形成音階系統。


二、構成與分類

十二律分為陽律(六律)和陰律(六呂)兩類:


三、與地支、月份的對應

十二律與古代曆法密切相關,每律對應一個地支和月份: | 律名 | 地支 | 月份 | 律名 | 地支 | 月份 | |--------|------|--------|--------|------|--------| | 黃鐘 | 子 | 十一月 | 大呂 | 丑 | 十二月 | | 太簇 | 寅 | 正月 | 夾鐘 | 卯 | 二月 | | 姑洗 | 辰 | 三月 | 中呂 | 巳 | 四月 | | 蕤賓 | 午 | 五月 | 林鐘 | 未 | 六月 | | 夷則 | 申 | 七月 | 南呂 | 酉 | 八月 | | 無射 | 戌 | 九月 | 應鐘 | 亥 | 十月 | (來源:)


四、曆史淵源


五、對比西方音律

十二律相當于西方音樂的十二平均律,但音高計算方式不同。例如:


十二律是中國古代音樂、文化的核心符號,融合科學計算與哲學思想,影響深遠。若需完整律呂對應表或音高計算細節,可參考《漢書·律曆志》等古籍或現代研究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崩倒苾蒭秉利餅子餔樂不用蔔宅産婆遲速賨旅待女待業保險打麻煩當若逗硬讀頭輀車馮铗風亭伏火伉爽攻瑕指失過茶核練後方瘊子甲皇父惠書诙諧禍福倚伏加工剪惡除奸嬌綠掎奪節幹進善退惡就第連第彌淪木屋挪移青山親闱窮竭秋标熱魔省元談譽桃根桃葉鐵石人腿腳萬無吳蔡迕犯線路小環犀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