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代把天地八方分為八門,西南方稱白門。《淮南子·墬形訓》:“西南方為 編駒之山 ,曰白門。” 高誘 注:“西南月建在申,金氣之始也,金氣白,故曰白門。” 漢 張衡 《思玄賦》:“蹶白門而東馳兮,雲台行乎中野。”
(2). 南朝 宋 都城 建康 (今 江蘇省 南京市 ) 宣陽門 的俗稱。《南史·宋紀下·明帝》:“ 宣陽門 謂之 白門 ,上以 白門 不祥,諱之。尚書右丞 江謐 嘗誤犯,上變色曰:‘白汝家門!’”
(3). 江蘇省 南京市 的别名。六朝皆都 建康 (今 南京市 ),其正南門為 宣陽門 ,俗稱 白門 ,故名。《南齊書·王儉傳》:“ 宋 世外六門設竹籬。是年初,有發 * 樽者言:‘ 白門 三重門,竹籬穿不完。’上感其言,改立都牆。” 明 吳從先 《徐郎小傳》:“ 芳 固 吳 兒,父以負犇 白門 ,因依常侍為命。”《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小弟堅卧 白門 ,原無心於仕途。” 清 趙翼 《金陵》詩:“不到 金陵 廿六年, 白門 煙柳故依然。”
(4).白蓮教的支派。 老舍 《四世同堂》五十:“白門是白蓮教的支流。”參見“ 白蓮教 ”。
關于“白門”一詞的詳細解釋,綜合權威資料可歸納為以下四個主要含義:
古代方位術語
源自《淮南子·墬形訓》,将天地八方分為八門,西南方對應“白門”。漢代張衡《思玄賦》中“蹶白門而東馳”即指此方位概念。這一命名與五行學說相關,西南方屬金,金色白,故稱。
南朝都城宣陽門别稱
南朝宋都城建康(今南京)的正南門宣陽門,民間俗稱“白門”。《南史·宋紀下》記載,宋明帝因忌諱“白門”名稱不祥,曾怒斥誤提此稱的官員。
南京曆史别稱
因六朝(東吳、東晉及南朝宋、齊、梁、陳)均定都建康(今南京),而都城正南門為白門,故“白門”逐漸成為南京的代稱。《南齊書·王儉傳》記載的民謠“白門三重門”即反映當時城市風貌。
宗教團體分支
清代白蓮教的一個支派亦以“白門”為名,但此義項在現代使用頻率較低。
需注意的是,現代語境中“白門”主要指南京古稱,其他含義多出現于曆史文獻或特定宗教研究領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