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讨雠的意思、讨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讨雠的解釋

(1).讨究雠校。 唐 道宣 《<續高僧傳>序》:“或即目舒之,或讨讎集傳,南北國史,附見徽音;郊郭碑碣,旌其懿德,皆撮其志行,舉其器畧。”

(2).亦作“ 讨讐 ”。讨伐寇仇。 唐 賈餗 《敬宗谥議》:“聖朝既讨讐勘亂,明告四方,有司所宜率億兆之心,極君親之義,薦誠隆感,非愍而何?”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讨雠”是現代漢語中極為罕見的詞彙組合,目前主流漢語詞典如《漢語大詞典》《現代漢語詞典》均未收錄該詞條。從構詞語素分析,“讨”有探究、商讨之義(如“研讨”“探讨”),“雠”古義為應答、匹配,後引申為校對(如“校雠”)、仇敵(如“仇雠”)。二者組合或為生造詞,建議核查具體語境。

若為“校雠”之誤,該詞最早見于《文選·魏都賦》李善注引《風俗通》,指古籍校對工作,即“一人讀書,校其上下得謬誤為校;一人持本,一人讀書,若怨家相對為雠”。該釋義可參考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發布的《現代漢語常用詞表》及《漢語大詞典》相關條目。

網絡擴展解釋

“讨雠”是一個多義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兩種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讨究雠校(文字校對)
    指對文字進行深入研究、校對和考證,強調學術層面的嚴謹性。例如古籍整理時需“讨雠”文本差異。

    • 字義分解:
      • 讨:含“查究、推求”之意(如“研讨”“探讨”);
      • 雠:通“讎”,指校對文字(如“校雠”)。
  2. 讨伐寇仇(武力征伐)
    指為報複或維護正義而對敵人發起征讨,帶有抗争色彩。

    • 延伸含義:
      • 讨:可表“征伐”(如“聲讨”)或“索取”(如“讨還血債”);
      • 雠:異體字同“仇”,指仇敵。

二、使用場景

三、注意事項

該詞屬書面用語,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需根據上下文判斷具體指向。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等工具書。

别人正在浏覽...

白質崩動筆宣測意巉嶻扯篷拉纖捶考戴山鳌璗琫叨忝邸寓耳食之言發币蜚讒份份風形圪登登鈎鎌過客曆赫赤黃礬胡胡麻麻胡梨虎柝檢點郊處祭拜計曆精敏摳摟陵表淋津蒙括磨砻默片袍帶丑骈偶清細湫水七言律屈高就下斪斸仍仍宂食生花之筆十朋手策訟件遂迷不窹田方贈通天犀推重突秃韋編無那無恙誣證涎鄧鄧邪叟西方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