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索的意思、盜索的詳細解釋
盜索的解釋
盜賊取水的汲绠。 唐 韓愈 孟郊 《同宿聯句》:“儒門雖大啟,姦首不敢闖;義泉雖至近,盜索不敢沁。”
詞語分解
- 盜的解釋 盜 à 偷竊,用不正當的手段營私或謀取:盜竊。盜賊。盜伐。盜掘。盜運。盜賣。盜用。盜名欺世(亦稱“欺世盜名”)。 偷竊或搶劫財物的人:海盜。強盜。竊國大盜。 匪竊偷 筆畫數:; 部首:皿; 筆順編號
- 索的解釋 索 ǒ 大繩子或大鍊子:索子。索道。鋼索。絞索。線索。 搜尋,尋求:索引。思索。搜索。探索。 讨取,要:索還。索求。索取。勒索。 盡,毫無:索然無味。 單獨:離群索居。 姓。 筆畫數:; 部首:糸;
網絡擴展解釋
“盜索”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dào suǒ,其核心含義為盜賊取水時使用的汲绠(打水用的繩索)。以下是詳細解釋:
1.詞義解析
- 盜:指偷竊或搶劫財物的人,如“海盜”“強盜”。
- 索:指大繩子或鍊子,如“繩索”“絞索”。
- 組合含義:特指盜賊用于取水的工具(汲绠),即通過繩索從井或水源中取水。
2.出處與用例
該詞最早見于唐代韓愈與孟郊的聯句詩《同宿聯句》:
“儒門雖大啟,姦首不敢闖;義泉雖至近,盜索不敢沁。”
(意為:儒家的門庭雖敞開,奸邪之人不敢闖入;正義的泉水雖近在咫尺,盜賊的繩索也不敢浸入。)
此句通過對比,強調道德約束對惡行的震懾作用。
3.相關補充
- 汲绠:古代指用于從井中提水的繩索和水桶組合,是日常生活的重要工具。
- 文化背景:詩中“盜索”一詞既具象化盜賊行為,也隱喻對道德規範的試探與畏懼。
4.現代應用
現代漢語中,“盜索”使用頻率極低,多見于古籍或文學研究。若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唐代詩文注釋。
網絡擴展解釋二
《盜索》一詞意思是指盜取或掠奪寶物、貴重物品的行為。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盜和索,其中盜表示偷竊,索表示尋找。根據筆畫順序,盜索一共包含9畫。這個詞的來源比較明顯,盜指盜竊、偷取,索表示尋找、搜索,因此,盜索就是指通過搜尋和偷竊來獲取財物的行為。《盜索》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盜索》。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一些變化。《盜索》一詞在古代的寫法可能會有所差異,但整體意思仍然相同。例如在古代寫法中,盜可能寫做“竊”,索可能寫作“索取”或“索尋”。這些寫法也都表達了尋找和竊取的含義。
例句:
1. 小偷使用聰明的手法進行盜索。
2. 警方正在調查一起盜索案件。
3. 他利用夜晚進行盜索,無人察覺。
一些與盜索相關的詞組有:竊取、謀財害命、盜竊行為等。這些詞組都表示通過非法手段獲取財物的行為。
盜索的一些近義詞有:偷盜、搶劫、盜竊等。這些詞都指的是非法獲取財物的行為。
盜索的反義詞可以是正當獲取、合法擁有等,這些詞表示通過合法途徑獲取財物的行為。
希望以上信息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我樂意繼續為您解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