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石壇的意思、石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石壇的解釋

(1).石頭築的高台。古代多用于祭祀。《漢書·郊祀志下》:“紫壇僞飾女樂、鸞路、騂駒、龍馬、石壇之屬,宜皆勿修。” 北周 庾信 《周隴右總管長史豆盧公神道碑銘》:“石壇承祀,豐碑頌靈。” 唐 許渾 《重遊飛泉觀題故梁道士宿龍池》詩:“雲開星月浮山殿,雨過風雷遶石壇。” 清 曹寅 《小遊仙詩》之八:“毳毛伐盡浥清寒,自縛茅龍上石壇。”

(2).石制的台或墩。 唐 韓愈 《記夢》詩:“石壇坡陀可坐卧,我手承頦肘拄座。” 郭沫若 《孔雀膽》第一幕:“左前方有大柏樹一株,有圓形石壇圍護其根。”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石壇”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主要分為兩類,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石頭築的高台(古代祭祀用途)
    指用石頭堆砌而成的高台,多見于古代祭祀場所。例如《漢書·郊祀志下》提到“石壇”作為祭祀設施的一部分。北周庾信的詩句“石壇承祀,豐碑頌靈”也印證了這一用途。

  2. 石制的台或墩
    泛指用石頭制成的平台或墩座,可用于日常坐卧或圍護樹木等。唐代韓愈在《記夢》詩中描述“石壇坡陀可坐卧”,郭沫若的戲劇《孔雀膽》中也提到用石壇圍護樹根的場景。

二、文獻例證

三、綜合來源

權威詞典如漢典和滬江線上詞典均明确收錄了上述兩種釋義,其他文獻(如《漢語大詞典》)也提供了類似解釋。

網絡擴展解釋二

《石壇》的意思

《石壇》是一個名詞,指的是一座用石頭建成的供奉神像、神官行禮等宗教活動用的祭祀場所。

拆分部首和筆畫

《石壇》的拆分部首是石(石頭)和壇(祭壇)。拆分後,《石壇》共有10筆。

來源

《石壇》一詞最早出現在古代漢字文獻中,具體的來源尚不清楚。但可以推測這個詞一般是用來描述古代宗教活動場所的。

繁體

《石壇》的繁體字為「石壇」。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石壇」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因為漢字的演變與變體較多。但基本的意思和形狀應該與現代寫法相似。

例句

1. 在古代,人們經常在石壇上舉行祭祀儀式來表達對神靈的敬意。

2. 這座石壇是由居民們修建的,他們每年都會在上面舉行慶祝儀式。

組詞

1. 祭壇

2. 石像

3. 排壇

4. 碑壇

5. 祀壇

近義詞

祭壇、石像台、石壇台

反義詞

平地、台階、水泥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