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work]
(2) 關于土木及其他工作的事物
五曰工事競于刻镂,女事繁于文章,國之貧也。——《管子·立政》
(3) 特指蠶桑織繡之事
處女操工事者幾何人?——《管子·問》
(4) [fortifications;defence works]∶軍中所構築的掩體、碉堡、障礙等
山上山下,都要作戰的工事。——周立波《娘子關前》
(1).指各種技藝制作、土木營造之事。《周禮·天官·大府》:“邦甸之賦,以待工事。邦縣之賦,以待币帛。”《管子·立政》:“君之所務者五:‘……五曰工事競於刻鏤,女事繁於文章,國之貧也。’” 清 陳澧 《東塾讀書記·周禮》:“工事以治水為最大。” 郭沫若 《歸去來·雞之歸去來》:“從附近的土山運出土來去填平村鎮附近的田疇或沼澤,這是一舉兩得的工事:因為低地填平了,土山也鏟平了,兩者都成為適宜于建築家屋的基址。”
(2).專指女工之事。《管子·問》:“問:男女有巧伎能利備用者幾何人?處女操工事者幾何人?” 尹知章 注:“能操女工之事,謂綺繡之屬也。”
(3).保障軍隊作戰的建築物。包括發射、指揮、觀察、掩蔽工事和塹壕、交通壕等。《第一屆全國曲藝會演作品選集·偵察兵》:“你違反命令降低了工事抵抗力。”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工事漢語 快速查詢。
工事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主要指用于軍事防禦的工程構築物,通常具有隱蔽防護、火力配置和阻滞敵方行動的功能。以下是詳細解釋:
工事指為作戰需要而修築的軍事工程設施,包括永久性、半永久性或臨時性建築,如碉堡、戰壕、掩體、障礙物等。其核心目的是增強防禦能力,減少己方傷亡,并有效打擊敵方目标。
如掩體、防空洞等,用于隱蔽人員和裝備,抵禦敵方火力攻擊。
如機槍碉堡、炮兵陣地,用于部署武器并形成交叉火力網。
如鐵絲網、雷區、反坦克壕,用于阻滞敵方推進或分割戰場。
定義工事為“作戰時為保障軍事行動而構築的工程設施”,強調其軍事防禦屬性。
來源:商務印書館,ISBN 978-7-100-12450-8
進一步區分工事類型,指出其需結合地形、戰術需求設計,并具備抗毀性與僞裝性。
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ISBN 978-7-5326-5292-5
工事在軍事戰略中屬“戰場建設”範疇,其設計與強度隨戰争形态演變(如冷兵器時代的城牆至現代地下指揮所)。非軍事語境中,“工事”偶可泛指大型工程設施,但此用法罕見,需依具體語境判斷。
注:以上内容綜合權威工具書釋義,未引用網絡來源以确保學術嚴謹性。
“工事”一詞的含義需要結合不同語境來理解,主要分為以下兩類:
指軍隊為作戰需要構築的防禦性或進攻性建築物,用于隱蔽、防護及發揮火力優勢。常見類型包括:
例句:周立波《娘子關前》描述“山上山下都要作工事”,體現戰地布防的重要性;抗美援朝戰役中,坑道工事成為防禦關鍵。
如需更多例句或文獻出處,可參考《漢語大詞典》及軍事工程類資料。
阿基米德頒方邦祀北冰洋閉門自守脖梗撥拉柴米夫妻剗舊謀新春眠釣鈎堤夫東海撈針洞中度市鋒銳府掾膏身鍋底飯股權公司古文經學漢簡豪彘鴻口黃犢舍虎殿呼儆交感驕偷嶻嵲錦披饑色九成台酒中八仙居胥開學扣浪揆搆良窳遼僻芒頭暝涬鳥機弄優剽輕帬介三師七僧傷逝折漕神獒神命市估騰蛟起鳳田月桑時窕窈鐵樹花開屠各向壁小節夜習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