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傷逝的意思、傷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傷逝的解釋

[lament over the dead] 懷念過去的事或死去的人

破琴傷逝,無複知音

詳細解釋

(1).悲傷地懷念去世的人。 北周 庾信 《纥豆陵氏墓志銘》:“ 孫子荊 之傷逝,怨起秋風; 潘安仁 之悼亡,悲深長簟。” 唐 司空圖 《注愍徵賦述》:“破琴傷逝,無復知音。” 袁廟 祝鮀 《辛亥革命徵信錄》序:“曾幾何時,今其人多為異物,雄圖壯志,百不一遂,不僅如誦懷舊之賦,興傷逝之歎已也。”

(2).為死亡感到哀傷。 明 李贽 《焚書·傷逝》:“人莫不欲生,然卒不能使之久生;人莫不傷逝,然卒不能止之使勿逝……故吾直謂死不必傷,唯有生乃可傷耳。勿傷逝,願傷生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傷逝”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是對逝去的人或事物表達哀傷與懷念。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詞義

  1. 字面解析
    “傷”指悲傷、哀痛,“逝”指逝去的人或時光,組合後表示因懷念已逝者或過往而感傷。例如:“破琴傷逝,無複知音”(出自《世說新語》),表達對知音離世的痛惜。

  2. 文言用法
    古代文獻中,“傷逝”多用于悼念逝者,如庾信《周趙國公夫人纥豆陵氏墓志銘》中“孫子荊之傷逝,怨起秋風”,體現對亡者的哀思。


二、文化内涵與延伸

  1. 傳統悼念方式
    古代士人常通過特殊行為寄托哀思,例如:

    • 依逝者生前愛好奏曲或學驢鳴(如《世說新語》記載王粲喪禮上友人作驢鳴悼念);
    • 睹物思人,借物抒懷。
  2. 哲學與情感表達
    魏晉時期,“傷逝”被納入玄學讨論,士人通過哀悼探讨生死觀與自然之道,體現率真深情的個性。


三、文學作品的引申

魯迅1925年的短篇小說《傷逝》賦予該詞新内涵,通過主人公涓生與子君的愛情悲劇,批判封建禮教與社會壓迫。此處的“傷逝”不僅指對逝者的哀悼,更隱喻理想破滅後的反思。


四、現代應用

“傷逝”既是傳統哀悼行為的凝練表達,也是文學與哲學中探讨生死、情感的重要載體。

網絡擴展解釋二

傷逝

傷逝是一個漢語詞彙,由兩個字組成。其中,傷是這個詞的部首之一,它由人字旁和具字頭組成,表示與人有關的意思。逝是這個詞的另外一個部分,它由辶字旁和西字頭組成,表示去世或離去的意思。合在一起,傷逝的意思就是指人的去世或者離去所帶來的悲傷感覺。

來源

傷逝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漢字演變過程中。在古代的文獻中,可以看到傷和逝這兩個字的使用情況。後來,人們将這兩個字合在一起,形成了現在的傷逝這個詞,用來描述對于某個人去世或離開所産生的悲傷情感。

繁體

繁體字中的傷逝與簡體字中的寫法類似,隻是書寫時形狀稍有不同。在繁體字中,傷的形狀可能更加複雜,逝的形狀可能更加龍飛鳳舞。然而,無論是簡體字還是繁體字,它們所表達的意義都是相同的,都是指人的去世或離去所帶來的悲傷感覺。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中,傷逝這個詞可能有不同的寫法。隨着漢字演變的過程,它們的形狀和結構可能會有所變化。然而,無論古代漢字的寫法如何,傷逝的含義始終是指人的去世或離開所帶來的悲傷情感。

例句

1. 他的突然離世給親人們帶來了巨大的傷逝之痛。
2. 每年這個時候,我都會懷念我已去世的祖父,感受到傷逝的苦楚。
3. 在那場車禍中,他失去了自己最親密的朋友,感受到了無盡的傷逝之痛。

組詞

1. 傷感:指帶有悲傷情感的感覺或氛圍。
2. 逝世:用來表示某人去世。
3. 傷心:指心靈受到創傷,感到悲傷。

近義詞

離世、去世、去逝、辭世。

反義詞

生存、存活、出生、降生。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