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包席的意思、包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包席的解釋

訂整桌的酒席:你們是點菜還是包席?ㄧ包三桌席。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包席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詞彙,其核心含義指預先支付費用,承包整桌或整套宴席的服務形式。以下從詞典釋義、使用場景及文化背景三方面詳細解析:


一、詞典釋義

  1. 餐飲承包形式

    指顧客預先約定并支付費用,由餐館或廚師團隊承包整桌宴席的菜品、酒水及服務。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P103:

    “包席:預先付款,由飯館承做整桌的酒席。”

  2. 延伸含義:非餐飲場景的承包

    在方言中亦可泛指承包某項完整事務,如“包席演出”指承包整場演出活動。

    來源:《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卷2,P1286:

    “包攬酒席。亦泛指承包整體事務。”


二、使用場景與文化背景

  1. 傳統宴飲習俗

    常見于婚喪嫁娶、節慶聚會等場合,需提前定制固定規格的宴席(如“八涼八熱”“十全席”),體現中國人重視集體宴飲的文化傳統。

    “王家嫁女在酒樓包了二十桌席。”

  2. 與“點菜”的對比

    “包席”強調标準化、規模化服務,區别于按單點菜(散客消費),常見于團體用餐需求。

    來源:《北京土語辭典》北京出版社,1990年,P27:

    “舊時飯莊分‘包席’與‘散座’,包席需提前三日定菜單。”

  3. 地域差異

    北方方言中“包席”使用更廣泛,南方部分地區則多用“包桌”(如江浙滬),但含義相通。


三、相關詞彙辨析


“包席”是中國傳統餐飲文化的典型載體,既反映契約式的消費模式,亦蘊含集體主義社交倫理。其釋義需結合曆史場景(如舊時飯莊制度)與現代餐飲業術語(如“宴會預訂”)綜合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包席”是一個中文詞語,其含義及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義

“包席”指預訂整桌酒席,與“點菜”形成對比。例如在餐館中,客人可選擇按菜單點菜,或直接包下一整桌預先搭配好的宴席。

二、詳細解釋

  1. 詞源構成
    • “包”指包下、請客;“席”指宴席。組合後表示主動宴請或承包整桌酒席,體現主人的慷慨和待客之道。
  2. 場景用途
    多用于宴會、婚禮、商務接待等需批量備餐的場合,例如:“婚宴包了三桌席”。

三、使用示例

四、相關延伸

在方言或特定語境中,“包席”也稱作“包桌”,強調整桌餐食的統一性和便捷性。

别人正在浏覽...

白語版尹便宜行事斃踣别調畢氣鼻柱忏禮程文怵惕恻隱慈孝打吵黵易鬥決督臣訪單反證該悉幹瞪眼呱哒闆估産黑咕嚨冬輷然化導駕被嘉贶驕穉窘色齎擎舊落淩霜侯滿天星鬥匿形拍拍胮肛蓬矢谯诃欽天監瓊弁绮霞起責覰便壖垣設教生祭蛇鑽窟洞蛇知道時變室處時網失志收帑素軒恬怠銅石文帖俠床香象絶流香茵邪赢西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