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raft] 詩文、圖畫的草稿
底稿。 魯迅 《書信集·緻黎烈文》:“若然,希寄回,因為我不留稿底也。”
“稿底”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在不同語境中略有差異,但主要指向以下兩方面:
指詩文、圖畫等的草稿或底稿,即創作過程中未定稿的原始版本。例如:
在極少數語境中,“稿底”可能被引申為文章的結尾部分或事情的最終環節。例如:
含義類型 | 解釋 | 常見場景 | 權威參考來源 |
---|---|---|---|
原始草稿 | 創作過程中的未定稿 | 文學、藝術領域 | 、2、5、6 |
結尾/終局 | 引申為結束階段(較少見) | 口語化比喻 | (需結合語境判斷) |
建議:日常使用中建議優先采用“原始草稿”的釋義,若遇到引申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稿底》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寫在文章或書畫的底部的信息或注釋。它用于标識作者姓名、時間、地點等相關信息,以及對作品的解釋或評注。
《稿底》由2個部首組成:“⺮”和“廣”。其中,“⺮”是草字頭部首,表示竹子,有4個筆畫;“廣”是長方形部首,表示廣場,有3個筆畫。
《稿底》是一個簡體字詞語,它的繁體字形為「稿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經曆了一些變化。根據古籍記載,古時候的《稿底》字寫作「稿底」,并無太大變化。
1. 這篇文章的《稿底》詳細說明了作者的創作動機和靈感來源。
2. 他的書畫作品都非常精美,每一幅作品都附有仔細編寫的《稿底》。
1.稿紙
2.底稿
3.草稿
4.底色
5.筆底
1.底注
2.說明
3.解釋
4.評注
5.附注
1.開頭
2.前言
3.導言
4.序言
5.引言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