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槃跚 ”。
“盤散”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角度解析:
“盤散”是“盤跚”的通假寫法,意為蹒跚,形容行走不穩、搖晃緩慢的姿态。例如:
在現代語境中,“盤散”常被用作“一盤散沙”的縮略表達,比喻群體缺乏組織、凝聚力差的狀态。例如:
需注意區分語境: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法,可參考、3、5等來源的完整内容。
盤散是一個描述事物狀态的詞語,意思是盤曲糾纏、散亂或分散的意思。
盤散的部首是皿(pán)和散(sàn),它的總筆畫數為12。
盤散的來源較為複雜,它是由兩個字組成的複合詞。其中,“盤”表示彎曲、環繞的意思;“散”表示分散、散開的意思。結合在一起,形成了“盤散”這一詞語。
在繁體字中,盤散的寫法仍然保持不變。
在古時候,盤散的寫法沒有太大的變化,基本上與現代漢字書寫相同。
1. 整個房間裡,散亂的書籍盤散在地上。
2. 風吹散了她的長發,在空中形成了一片盤散的美麗畫面。
1. 盤曲:彎曲、轉折的意思。
2. 散布:分散、宣傳傳播的意思。
3. 盤旋:圍繞、盤繞不定的意思。
1. 紛亂:雜亂無章、缺乏秩序的意思。
2. 雜亂:亂糟糟、無序的意思。
3. 分散:散開、疏散的意思。
1. 整齊:有條不紊、井然有序的意思。
2. 整潔:幹淨利落、整飾有序的意思。
3. 聚集:集中、凝聚的意思。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