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密欵 ”。内心的真誠。 唐 白居易 《與王承宗诏》:“請獻官員,願輸貢賦。而又上陳密欵,遠達深誠,潔身而謀出三軍,損己而讓推二郡。” 唐 元稹 《授劉總守司徒兼侍中天平軍節度使制》:“張吾犄角之雄,賴爾股肱之力,加以深衷早達,密款屢聞。”
“密款”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下略有差異,但主要指向以下兩種解釋:
詞義解析
“密款”原寫作“密欵”,其中“密”指隱秘、深藏,“款”通“欵”,意為誠懇、真誠。合起來表示内心深處的誠摯情感或真實想法。
文獻用例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提到“密款”可指“秘密的款項或財物”,常用于描述非法交易中的資金。但這一用法在權威古籍和主流文獻中未見明确依據,可能是現代語境下的引申或誤用。
《密款》指的是指出不公正行為的手段或方法,通常包括舉報、揭發等行為。它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
在《密款》這個詞中,「密」的拆分部首是「宀」,它是一個意思是“宅門”的部首;「款」的拆分部首是「欠」,意思是“人欠債”的意思。根據漢字字典統計,「密」總共有8個筆畫,「款」總共有12個筆畫。
《密款》這個詞來源于中國古代傳統社會中的巧婦解債故事。故事中,巧婦計算出了鄰居欠債的金額,并用物品的暗示方式告知了債主。這種通過秘密暗示透露信息的方式被稱為「密款」。
《密款》的繁體寫法為「密款」,字形與簡體相同,隻是書寫方式稍有不同。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密款」的寫法與現在基本相同,隻是字形稍有差異。例如,「款」的上部用「竹」字旁替代。
1. 他向當地政府提交了一份密款,揭發了該公司的環境污染行為。
2. 她利用密款成功揭露了鄰居偷拍的丑聞。
揭發、舉報、告密
告密、告發、揭發
寬容、包庇、縱容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