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茅竹的意思、茅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茅竹的解釋

毛竹的别稱。竹的一種,高可達二三丈,莖壁厚,性堅韌,是優良的建築材料,還可制造器物。《宋史·外國傳四·交阯》:“城中無居民,止有茅竹屋數十百區,以為軍營。” 宋 陸遊 《數日秋氣已深清坐無酒戲題長句》:“漸近重陽天氣嘉,數椽茅竹淡生涯。” 許傑 《慘霧》:“一株嫩茅竹,那裡可以擋風呢?”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茅竹”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一、植物學含義

指毛竹(學名:Phyllostachys edulis),屬于禾本科竹亞科剛竹屬,具有以下特征:

  1. 形态:常綠喬木狀竹類,稈高可達20米以上,直徑約18厘米,莖壁厚且堅韌。
  2. 用途:優良的建築材料,可制作家具、竹器,也用于造紙、工藝品等。
  3. 分布:主要生長于中國南方濕潤地區,適應性強。

二、地理名稱

指湖南省永州市祁陽縣茅竹鎮,因當地盛産毛竹得名。

三、文獻中的用例

補充說明

部分資料提到“茅竹”作為成語代指“貧苦住所”(茅草與竹子搭建的房屋),但此用法未見于權威典籍,可能為現代引申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茅竹

茅竹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茅字的部首是艸字部,竹字的部首是⺮字部。

茅字的構成是由草字旁和田字組成,草字旁表示植物,田字表示田野,表示在田野上所種植的草。竹字由⺮旁和⺻旁組成,⺮旁就是表示竹子,⺻表示毛茸。

茅竹這個詞彙的來源,茅指的是一種生長在田野中的野生禾草,竹則指的是竹子。茅竹一詞可以指代茅草和竹子,并常用于描述山野風光、田園景色等。

在繁體字中,茅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竹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有所不同,為⺮字旁和⺻字旁的組合。

在古時候,茅的字形是由草字的旁邊加上田字,表示生長在田野的野生禾草。竹的字形是由⺮旁和⺻旁組成,⺮表示竹子,⺻表示毛茸。(茅字和竹字的結構和字形在古代差異較大)。

例句:茅竹叢生的山谷增添了一抹翠綠。

組詞:茅草、茅屋、茅台酒、茅廁、竹林、竹筍、竹籃、竹席。

近義詞:竹草、茅木、茅屋竹樓。

反義詞:石頭、混凝土。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