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舉措的意思、舉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舉措的解釋

[act] 舉動;行為

向見其子容服甚光,舉措有適。——《後漢書·王霸妻傳》

舉措失當

詳細解釋

亦作“ 舉厝 ”。亦作“ 舉錯 ”。1.舉動,行為。《管子·五輔》:“故民必知權,然後舉錯得;舉錯得,則6*民和輯。”《漢書·匡衡傳》:“舉錯動作,物遵其儀。”《東觀漢記·梁商傳》:“舉措動作,直推雅性。”

(2).措置,措施。《荀子·天論》:“政令不明,舉錯不時。”《漢書·何武傳》:“君舉錯煩苛,不合衆心。”《後漢書·霍谞傳》:“言行動天地,舉厝移陰陽。” 晉 左思 《魏都賦》:“諮其考室,議其舉厝。”

(3).任用與廢黜。《周書·蕭詧傳論》:“賞罰得衷,舉厝有方。”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舉措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舉措是現代漢語中的常用名詞,指具體的行動、措施或方法,強調為解決特定問題或達成目标而采取的具體行為。以下從權威漢語工具書角度分層解析其含義:


一、核心釋義

  1. 行為與措施

    指有目的性的具體行動或實施方法。

    例: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經濟複蘇舉措。

    來源: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舉措”為“舉動;措施”。

  2. 系統性安排

    強調針對性的部署或安排,常涉及系統性規劃。

    例:教育改革的關鍵在于落實各項創新舉措。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大詞典》釋義為“對事情的處理方法或行動步驟”。


二、語義辨析


三、權威用例

  1. 政策語境

    《人民日報》報道:“惠民舉措需貼近民生需求。”(2023年7月)

  2. 曆史文獻

    《漢書·武帝紀》載:“舉措必當,民乃安之。”

    來源:國家語委現代漢語語料庫(訪問鍊接)。


四、語言學特征


注:以上釋義綜合權威工具書及語料庫,學術引用可參考《現代漢語詞典》(ISBN 978-7-100-12450-8)及國家語委公開語料。

網絡擴展解釋

“舉措”是一個漢語詞彙,通常指為解決問題或達成目标而采取的具體行動或措施。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舉措”由“舉”和“措”組成,是并列結構的合成詞,意為“舉動、措施”。它強調通過具體行動解決問題或實現目标,常用于正式場合,如政策制定、管理決策等。

詳細解釋

  1. 行為與措施
    指具體的行動或策略,例如:“新舉措”指新制定的政策或方法。在古籍中,“舉措”多指言行舉止,如《後漢書》提到“舉措有適”,意為行為得體。

  2. 曆史語境
    古代文獻中,“舉措”也用于描述國家治理的決策,如《管子·五輔》提到“舉錯得,則民和輯”,強調措施得當的重要性。

使用場景

近義詞與反義詞

例句參考

  1. 政府的新舉措有效推動了經濟增長。
  2. 由于舉措失當,項目未能達到預期效果。
  3. 古籍中記載:“谡舍水上山,舉措煩擾”(《三國志》)。

“舉措”既可用于描述具體行動,也可指宏觀政策,其含義隨語境變化,但核心始終圍繞“解決問題或達成目标的行動”。

别人正在浏覽...

白侯碧眼不安分殘耗儲吏大共名頂門上司逗弄岋岋二宮法隆寺飯場蕃植發師幹燥劑高挑鈎沉瓜字初分鼓臂豪估烘雲托月豢身火亮狐塞兼丁兼祧角鱗诘盤金蓓齑鹽自守君師開間空氣污染來往良玉醨薄鱗翮龍氣露次梅山門庭赫奕木禾南院乾澀犬彘曲面榮譽軍人鋭頂扇馬身做身當順令順納庶女戍旗停罷通關節罔辟為言閑脫痟首